第19章(第5頁)

“你本錢不夠?我這裡可以先挪點給你。”

劉勇拿回了5000塊,一時也沒想到可以做啥生意,加上受的傷沒好,他可以把手裡的錢借給夏曉蘭。

夏曉蘭不是來要錢,她手裡已經有三千多元,再跑一趟羊城,就夠她讓店開張。

“舅媽要是不幫忙,我實在找不到合适的人。”

李鳳梅搖頭,“我得在家帶你表弟……”

劉勇有點心軟,他妹子劉芬是啥性格誰不清楚。讓劉芬幹辛苦活沒問題,服裝店這種要和人打交道靠嘴皮子賺錢的生意她是真幫不上忙。

夏曉蘭要說帶家裡賺錢,劉勇覺得自己還不至于要靠外甥女幫忙。

但夏曉蘭可憐兮兮說自己沒人幫忙,劉勇就心軟。

可不是沒人幫忙麼,劉芬頂不上,夏家那邊全是爛心肝的,曉蘭要扛起母女倆的生計,擔子重呢。

劉勇其實也不想呆在七井村,他是賺過大錢的人,讓他拿起鋤頭從土裡刨食,劉勇也沒了耐性。夏曉蘭和劉芬搬去了商都,劉勇也想去,他還是大男人主義,要照看着妹妹和外甥女。

“你舅媽和你合夥做生意行,你表弟上學的事兒咋整?”

夏曉蘭想了想,“我們還要找合适的店鋪,裝修也要花點時間,這段時間内我争取在商都市找到個借讀的小學。其實濤濤現在去商都念書正好,他今年才一年級,商都的小學完全可以替他打個好基礎!”

合夥的事就這樣說定了。

夏曉蘭先把李鳳梅之前借給她的300元還了,李鳳梅也不要她分的利潤,說之前兩人不算合夥。

夏曉蘭也退了一步,反正今天說好的是合夥,以後賺的錢就要一起分。

夏曉蘭能拿出3000塊,劉勇想了想隻出2000元:

“這店還是你占大頭,你做主,錢不夠再問舅舅要。”

096:劉勇搬家

李鳳梅也是風風火火的性格。

說好要和夏曉蘭合夥,她一顆心就飛去了商都。

于奶奶家不要新的租客,夏曉蘭肯定要替舅舅一家三口找落腳的房子。這事兒找胡永才老婆,對方簡直輕車就熟。

“不要離太遠的,平房和樓房都無所謂。”

胡永才老婆很感概,“你們這是都要搬到城裡來住?”

夏曉蘭謙虛點頭:“鄉下日子不好過,到商都謀生要輕松點。”

也是有點家底了才敢折騰,劉勇和夏曉蘭手裡各自都捏着錢,不然誰敢把家裡的地丢下不管,拖家帶口的進城?城裡人過日子不像農村能自産自銷,柴米油鹽樣樣都要花錢買,坐吃山空過不長久,隻能逼着進城的人拼命去賺錢。

“農民工”這詞兒還不流行,極少數出門務工的都是往南邊走,商都的個體戶還是以城裡人居多,夏曉蘭和劉勇算是80年代第一批進城謀生的農民。

胡永才老婆挺羨慕夏曉蘭一家的魄力,這年頭把家裡的田地丢下進城讨生活的農民并不多。

個體戶賺錢不少,也沒見哪個工人丢掉工作去擺攤。

個體戶多丢人呀,再說風吹雨淋還有虧本的風險,拿工資的人是旱澇保收,生活安穩又滋潤,有的單位工資不見得多高,福利好啊!吃的用的啥都發,從住房到家裡孩子上學,子弟學校能自幼兒園念到高中……單位這幫工人生活滋潤,人也被養廢了,後來大規模下崗潮,昔日的鐵飯碗也要從頭開始。

人到中年再從小攤小販做起,比像劉勇這樣主動出來闖蕩的更心酸。

當然,胡永才老婆現在還看不到那麼遠,她嘴上稱贊兩句,要說讓她放棄穩定的工作去幹個體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