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(第3頁)

夏曉蘭帶劉芬來幹嘛?

難道真指望她媽幫着搬貨啊,就是特意帶劉芬來見見世面,出遠門長見識,買點新衣服,再帶她吃點羊城美食。83年末,這是夏曉蘭能給她媽最高規格的旅遊待遇,啥頭等艙飛機、豪華遊輪,她現在沒有那條件,國内也沒開始流行。

飛機票買得起,縣級單位的證明哪裡去開?

真要帶劉芬坐飛機,能把這個老實的農村婦女吓趴,一步步來吧。

因為棉衣的進貨還沒确定,夏曉蘭在羊城多滞留一天,第二天上午,她帶着劉芬吃早茶去了。

100:孝順就得用錢堆

羊城人愛吃早茶。

早年是上了年紀的人提着鳥籠子,喝茶吃點心炫耀自己帶來的愛鳥,現在養鳥的人不多了,吃早茶的習慣卻還保留着。不過工作日吃早茶的年輕人不多,夏曉蘭比較惹眼,她點了幾個有名的茶點給劉芬嘗鮮。

劉芬活了這麼多年,還沒到飯店裡吃過飯。

哪怕她當年嫁給夏大軍,也是沒擺過酒的。她記得那是63年,家裡日子實在過不下去,她哥劉勇犯愁家裡倆個妹妹怎樣養,托媒人給劉芬找對象。媒人說夏家有三個兒子,個個都是壯勞力,劉芬嫁過去肯定能吃飽肚子。

那時候田是集體的,每天都要上工掙工分,夏家老大已經結婚,家裡有五個壯勞力,可不是比别人家日子要好過?不過劉芬記得清楚,所謂吃飽肚子,不過也是結婚前兩天吃的是面條,第三天就換成了面片湯和紅薯稀飯。

結婚就是從七井村搬到了大河村。

夏曉蘭生下來是個丫頭片子,夏奶奶不滿意,夏大軍也失望,更沒人要給辦滿月。

月子裡劉勇不知道哪裡搞來一隻雞送來,劉芬分到兩隻雞翅膀,其他部分到了誰肚皮,劉芬到現在都還不知道。在夏家她就沒吃過啥齊齊整整的飯菜,夏老太當家,有點好東西也不會給她這個不會生兒子的兒媳婦吃。

說來諷刺,劉芬吃的最齊整豐盛的一餐,就是她和夏大軍離婚,劉勇大喜,請了幾桌村民吃飯……李鳳梅做了哪幾個菜,劉芬依然記得清楚。那也是農村人自己搞的酒席,像今天這樣吃早茶的酒樓,讓劉芬坐立難安。

在安慶縣吃的湯面,在商都吃過的驢肉湯,都是小攤小店。

夏曉蘭帶她來的酒樓太氣派了,劉芬怕被人笑話……她又慶幸自己早上出門前穿着夏曉蘭昨晚給買的新衣服,不然今天就給曉蘭丢人了。

精緻的茶點很快擺滿了一桌。

“媽,嘗嘗這個蟹黃包子。”

“豉汁排骨。”

夏曉蘭慢慢給介紹,生滾牛肉粥、水晶蝦餃、炸春卷、叉燒包、酥皮蛋撻、金錢肚……再配一壺鐵觀音,83年兩個人能點上這麼多,真是豪客。

旁邊兩老頭兒就在嘀咕說有錢,他們用羊城話說,劉芬聽不懂,夏曉蘭很坦然回答:

“帶我母親來嘗嘗鮮。”

羊城人不愛說普通話,說普通話的都是外地人,外地人都窮。

夏曉蘭這外地人堂堂正正的擺闊,讓兩個老頭兒也無話可說。人家不是炫富,是有孝心。他們家裡的兒孫不見得能為了長輩花這麼多錢。

“太多了,太多了……”

劉芬說的最多的就是這三個字,翻來覆去的。

夏曉蘭對付她十分有經驗,隻說已經送來了,不吃也不會退錢。滿滿一桌呢,劉芬不說話了,現在大家食量都大,其實哪有吃不完的,隻是經濟承受不起,大多數人都是一壺茶配兩個點心,能閑聊兩三個小時。

夏曉蘭就是帶她媽來吃東西的,哪有那麼多閑聊。

好吃嗎?

自然是好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