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芹已經把朱放那件大衣給摸過了,此時也忍不住再次上手。
“羊絨和羊毛混織的,真是好料子。”
樣式也好看,朱放買了件海軍藍,她家老程可以穿黑色。黑色更穩重大方,免得老程單位的領導有看法,小芹打定主意要買的,140元貴是貴,像她這樣手腳麻利工齡不短的女工,一個月工資就是好幾十塊,再加點獎金,給自家男人買件大衣是有錢的。
但誰的錢是大風刮來的,該講價還得講,和夏曉蘭磨了半天嘴皮子,隻少了兩塊錢,138元一件,小芹好像占了大便宜。
夏曉蘭的生意有朱放帶頭,可算開張了。
她中午也沒回家吃飯,就在街上買了兩個餅吃,挨到下午四點過,統共賣出去三件大衣。
李鳳梅也拖着貨回來了,沒有夏曉蘭和她一塊兒擺攤,她那邊生意也不咋樣。不過每賣一件衣服,李鳳梅都要給人不厭其煩的強調一遍,過年前服裝店就要開張了,歡迎大家去二七路買衣服。
人家問店名,李鳳梅就懵了,兩家人還沒商量過啊!
衣服不用往夏曉蘭的住處搬,直接往李鳳梅家裡抗就行。李鳳梅家租的房子在三樓,朱放朋友家卻是對面5樓,斜對面隔着十幾米樓間距,小芹将對面的距離全收在眼底。
“原來和院裡的人是親戚,怪不得在門口擺攤。老程,衣服穿上咋樣,我那一百多塊錢沒花虧吧!”
怎麼不值。
羊絨保暖性好,和羊毛混織,挺括的版型有了,也不太厚,冬天穿着覺得輕便。
朱放賴在程家吃了晚飯,親眼瞧見夏曉蘭離開,他才走。
一下午,他都心神不甯,和老程下幾盤棋全輸了。
李鳳梅問服裝店叫啥名,夏曉蘭也不可能給取個高大上的洋名,符合時代氣息,好記上口,這時候各種店都拿姓氏來取名,“某某記”和“某某氏”最常見,比如張翠那家張記小吃店。
劉記?李記?
這名字适合賣吃的,服裝店就挺奇怪了,夏曉蘭直接說道:
“舅媽,就拿您的名字取呗,‘鳳梅服飾’……”
李鳳梅不同意,那也不是她一個人的生意啊。
最後兩人講定了,叫“藍鳳凰”。
等濤濤放學,夏曉蘭還耐心陪了他一會兒,問他功課難不難。呆到5點,李鳳梅留她吃飯也不肯,趁着天沒黑小跑着回家。
劉芬已經在家做好了飯。
“回來了?快點洗手吃飯,一會兒還能看看書,明天又要去學校吧?”
于奶奶的房間關着門。
高腳櫃上放着一碗炖爛的羊肉,是劉芬硬放在那裡的。
于奶奶想不明白,如果說為了二七路的那門面,合同都簽了,一年2000塊的租金她也收了,劉芬母女的目的該達成了才對。
那為啥劉芬依然要幫她掃街?
于奶奶想,肯定有更大的圖謀,她就靜靜看着,這母女倆早晚要露出真面目。羊肉的香味飄到于奶奶鼻子下,屋子外面夏曉蘭和劉芬一邊吃飯一邊說笑,母女倆熱熱鬧鬧的,襯得整個大院都有了生氣。
于奶奶下了床,端起碗就吃。
她憑啥不吃,要是不吃好點,咋有精神和奸猾的母女倆鬥智鬥勇?
第二天一早,夏曉蘭帶着自己的書坐班車回安慶縣了。劉芬照舊幫于奶奶掃了街,正要去榨油廠拉貨,于奶奶攔住她,手裡拿着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