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翠忍住翻白眼的沖動,在店裡幹活雖然不給夏紅霞開工資,一天三頓飯可沒虧待過她。好吃懶做好像餓死鬼投胎,活兒沒見幹多少,來安慶縣後人倒是胖了一圈。
一碗面就轉移了夏紅霞的注意力,夏子毓被她追問的挺累。
她吃了面,見王建華還沒醒,就對張翠說想出去轉轉。
“好多東西從京城帶回來太遠,我在縣城再添置點。”
夏紅霞還想一起去,被張翠留在店裡。
夏子毓和張翠走出十幾米遠,夏子毓第一個問的就是夏曉蘭。
“電報裡說的也不太清楚,媽您給我仔細講講。”
從哪裡開始講?
張翠其實也不知道劉芬哪裡來的底氣離婚,不過到底是和夏家脫離了關系,讓張翠再想幹點啥都不趁手。
“劉芬娘家那個村長,說話很硬氣,不僅支持她離婚,還說要分田地、劃宅基地給劉芬她們。”
張翠都進城幾年,小吃店生意也不錯,但她的觀念也沒變。農民還得有房有土地,城裡是很好掙錢,但城裡的樓房沒有一間是屬于她的,大河村的土地和房子張翠嫌棄歸嫌棄,卻是她的底氣。
夏子毓想,運氣可真夠好的。
不過在農村分到點土地和房子也不算啥,夏曉蘭搬得越遠越好,免得和王建華遇上。
她又問張二賴是咋回事,張翠自己都不太清楚,隻知道是盜竊公款碰上嚴打,一口氣給判了個無期。夏子毓一面點頭,一面說起張記小吃的黃嫂快餐:
“我看店裡的生意沒有從前好了?這種競争是難免的,那些人眼紅我們家賺到了錢,說不定以後縣一中門口的飯館會越來越多……不過,靠張記一年賺幾千塊,還是沒問題的。“
夏子毓看了她媽一眼,“我和您說過吧,我那邊不知道啥時候就要用一筆大錢,或許是幾千,或許是上萬。張記我可以不和弟弟争,這筆錢在我要用的時候,一定要準備好!”
張翠有些讪讪:
“媽曉得呢。”
幾千上萬,她得賣多少碗面?
張翠不知道夏子毓拿這麼多錢幹啥,她覺得肉痛。兩口子為了專心賺錢,連10歲的小兒子都丢在鄉下帶,女兒有出息,夫妻倆還指望着兒子更有出息,商量着明年要把兒子夏俊寶接到安慶縣來上學。
那肯定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張翠把話題轉移開,就提起夏曉蘭如今在縣一中念高三的事:
“不曉得她咋作弊考上了縣一中……”
夏子毓覺得耳鳴心慌,這麼重要的事,她媽居然放到最後才說——扯啥劉芬離婚,啥分田分地,有個屁用!
143:你們,不分輕重!
夏子毓都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描述這種感受。
她有這樣一對父母,再教不會變聰明,永遠分不清輕重。
她的臉色太難看,張翠也有點怕,趕緊解釋道:“我和你爸也曉得她跑到縣一中上學不懷好意,肯定對建華還沒死心,才想考大學。我也讓你爸送禮到孫校長家,想讓孫校長把她踢出學校,可……”
“可是失敗了。”
夏子毓面無表情接了一句。
“她到縣一中上學多久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