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月開的工資,是對她們工作的肯定,也是給倆人發私房錢。
夏曉蘭倒是不在意每個月能不能拿那200元,為了讓李鳳梅和劉芬轉變觀念,她還是接受了自己“買手”的工資。等她不參與店裡的進貨經營了,自然會停止領工資。
李鳳梅雖然覺得自己拿200的工資太高,倒也不好回絕,反而松了口氣:“這樣挺好,一個店讓你們母女倆都忙的不停歇,我家卻隻有一個人能幫上忙,我這心裡也不舒坦。”
還是那句話,親兄弟明算賬,雙方都不要占便宜,合夥的生意才能做的長。
劉芬相當于被固定在了服裝店裡,油渣生意不可能再去做,這次回七井村,母女倆的宅基地和責任田都分到手,夏曉蘭幹脆把這生意交給了陳旺達。
陳旺達肯定不可能去做這生意,但他有兒有女的,想要把生意交給哪個兒女都行。
什麼青魚隻是添頭,真正的回報就是油渣生意,夏曉蘭和劉芬已經做的熟門熟路,商都這邊榨油廠的門路交出去,一個月穩賺三四百沒啥風險的生意,陳家不可能無動于衷。
隻要有一輛自行車就能開工,辛苦點怕啥,農村人最不缺的力氣,種田更辛苦,一年下來也從土地裡刨不出幾千塊。至于油渣生意能做多久,陳家是不是能賺到和夏曉蘭和劉芬一樣多的錢,那就要看陳旺達把生意交給哪個兒女,人和人之間能力不同,有的人就不适合做生意,再賺錢的門路都能被做衰!
夏曉蘭在去羊城前,給白珍珠和陳錫良都拍了電報。
不出正月十五不算過完年,她要是不提前說一聲,說不定都找不到這倆人。特别是陳錫良,正月初他可能還沒有批發春裝……夏曉蘭也不會拿冬裝,她要成為商都第一個上新款春裝的人。
服裝店一開門,夏曉蘭發現樓上也有了動靜。
國棉三廠那些分到房的職工,已經開始往樓上搬家。丁愛珍和原廠長被抓,之前丁愛珍給出的兩個名額不作數,其中有一個名額就分配給了老鄭。
夏曉蘭見到了老鄭那個殘疾的兒子。
她不曉得這個年輕人原本是啥樣,反正現在一隻袖子空蕩蕩的,看上去像個遊魂。
這個年輕人還接受不了變成殘疾人的事實,哪怕是站在好不容易分到的房子面前,他的臉上也沒有一絲喜悅。老鄭隻和劉勇接觸過,根本不認識夏曉蘭,父子倆和她擦肩而過,夏曉蘭聽見老鄭說,“有房就好了,你老姑說給你介紹個對象,以後日子就好過了……”
日子會不會好過?
夏曉蘭不知道。
殘疾當然是特别大的影響,可有的殘疾人比健全的人還厲害,全看個人要把日子過成啥樣。
不過僅憑這一點,她也不會見朱放,别管丁愛珍被判多少年,夏曉蘭隻會鼓掌歡慶!
195:不想她參加高考!
張翠把銀行裡的積蓄取出五千塊,忍着肉痛交給夏子毓。
夏子毓看她媽念念不舍,不由笑了:
“你怕什麼,我有辦法讓您賺到幾千塊,以後自然有辦法能賺更多的錢。”
張翠将信将疑,轉頭又說起了店裡的生意:
“今天那些學生和老師,竟一個都沒有來吃飯的,子毓,長期這樣下去……”
吃飯的工人們特别少,高三的學生再不來,張記小吃店的生意真是門可羅雀。仿佛為了氣夏家人,那些人都往對面的黃嫂快餐鑽,兩廂一對比,就算偶爾有過路的食客,見一邊空着店沒幾個人,另一邊小店擠滿人,也會認為黃嫂快餐味道更好吃。
情願排排隊,等一等,也要吃味道好的黃嫂快餐。
不過才一天,張記小吃店每個人心情都受到了影響。
夏子毓收了錢也要辦點實事,就說自己要上門拜訪下孫校長。結果卻很糟糕,孫校長老婆直接說孫校長不在家,夏子毓連人都沒見着。
是真的不在家嗎?
夏子毓躲在樓下拐角處不過半小時,就瞧見孫校長送客人下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