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(第8頁)

夏曉蘭完全忘記了這回事。

她上輩子也不是從事服裝業,對80年代的服裝發展隻有個大概的了解。

但紅裙子的确是流行過,她記得85年左右,表姨媽就買了一條紅裙子,85年流行到嶽陽那種小地方,證明這股風早就開始吹。

夏曉蘭看着陳錫良,目光微詫。

難怪陳錫良以後是要當服裝大老闆的,不像夏曉蘭是占着先知先覺的優勢,陳錫良是真的對服裝的流行有敏銳。跟着時尚雜志來進貨的服裝批發販子在如今很是罕見,夏曉蘭拿起那本《時裝》,華國第一本在本土創辦的時尚雜志,《時裝》的影響力可不少。

“你手上時尚雜志不少啊,是不是還有國外和港台的?把你的時尚雜志都送我,我給你出一個主意……你之前說要把一批男款羊毛大衣賣出去,賣掉沒?”

陳錫良将信将疑。

“夏姐,你可不許騙我呀,隻要你出的主意有用,我這些雜志都送你!”

他真的有很多時尚雜志,還把上百本雜志都抱出來給夏曉蘭看。

這些都是陳錫良的寶貝,就是看了這麼多的時尚雜志,他攤位上的衣服才和其他批發販子不同,夏曉蘭以後世的眼光來看,最瞧得上陳錫良的貨。

不過積壓在手的男款羊毛大衣也是陳錫良的心病,為了那批貨,陳錫良連年都過不好。

如果夏曉蘭真的有主意能把那批大衣賣出去,陳錫良還能舍不得一點雜志嗎?盡管這些雜志是他多方苦心收集來的,在羊城這麼開放的地方也很難……畢竟是看過的了嘛,雜志上說啥陳錫良都記着呢。

夏曉蘭随便翻了幾下,這些雜志給她媽和舅媽看,熏陶下時尚鑒賞能力還挺不錯。

“你能從《時裝》的封面女郎身上找到商機,難道不能反着來,讓這些時尚雜志幫你推銷衣服?”

199:努力成為贊助商爸爸

反過來推銷衣服?

陳錫良腦子閃現了一些東西,跑的太快他沒抓住。

“請人穿着你們的衣服拍雜志封面嘛,觀衆喜歡姜黎黎這樣的女演員,你找一個帥氣的男演員,把你的大衣送給他穿,或者就直接贊助《時裝》這樣的雜志拍攝封面,免費提供大衣讓雜志選擇,不管雜志要用哪個男演員,你們也不虧。”

流行不就是靠“時尚圈”在引導麼。

80年代前期,國内的時尚圈雖然很貧瘠,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。像《時裝》這樣的本土時尚雜志已經創刊幾年,《大衆電影》之類的雜志,時常會以男女明星當封面!爆火的影視劇,裡面男主女角的穿着,通常會引領潮流,就算到了後世,專業的模特兒依然是展示時尚單品的人形衣架,真正讓某些單品爆紅的,依然是普通大衆更熟悉的明星。

陳錫良被夏曉蘭的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,“廣告,你說的是廣告?”

廣告又不是啥新鮮玩意兒,起碼在羊城是經常見到的,不過羊城這麼多服裝廠,大家都在研究明年會流行啥,沒有人想過還能從源頭“制定”流行。

“和廣告差不多吧,沒有廣告那麼直白,也不用花太多錢。”

陳錫良喃喃道:“人家雜志社不要我們的衣服咋辦,男演員也不會按照我們的想法來啊……”

雜志社和演員,都是離陳錫良這個小批發商很遠的存在。

《時裝》這樣的雜志更是陳錫良平時學習的“聖經”,叫他一下子轉換思維,從膜拜“聖經”到改變“聖經”的内容,陳錫良肯定會遲疑。

夏曉蘭送他一個白眼,“你當然要花費心思,并且支付點報酬,你又不缺這點錢!不過你到底壓了多少貨?”

陳錫良是個服裝批發販子,夏曉蘭不知道陳錫良在84年有了多少家底,起碼是比她這個剛倒騰服裝幾個月的小個體戶有錢。

陳錫良一個服裝批發商,在後世當然别想請和姜黎黎同等級的男明星幫忙宣傳,用後世的說法,姜黎黎就是80年代的“國民小花”,和她同等級的當然是“國民小生”,30年後,國民小生的片酬得用億來算,一個當紅偶像明星的年收入妥妥超過上市公司的年利潤……現在麼,84年的男女演員,大部分都是領工資的,一部戲多少錢?片酬有一千塊嗎?

姜黎黎這樣的國民小花,身價可能還不如夏曉蘭豐厚。

演員們還不懂得把名氣變現,敢接拍廣告的,也就一兩千塊的報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