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家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,夏曉蘭雖然不知道,不過也能預料。
老大一家似忠實奸,老三一家好吃懶做。
沒有了老黃牛般的二房在中間被壓榨,夏長征和夏紅兵兩兄弟早晚要鬧翻。夏長征兩口子在縣城開起店面,也算大河村的成功人士,原本把自私的面目藏得嚴嚴實實,随着兩口子成了夏家最有錢的人,肯定會忍不住露了馬腳。
“張記”的存在就是不定時的炸彈,張翠和夏長征能瞞一時,卻瞞不了一世。
黃嫂快餐搶走“張記”的生意,也就提早激化了矛盾。夏家人自己内鬥,自然顧不上再來找她麻煩,原本夏曉蘭就是這樣想的。不過在年初五夏大軍被人慫恿着鬧了一出後,夏曉蘭覺得自己對夏家人的手腕還是太溫和。
她直接抽掉了夏子毓,以及“張記”能在縣一中門口生意興隆的靠山孫校長。
孫校長想到夏子毓的“欺騙”,對張記就半點好感都沒有,哪裡還會照顧着張記。沒有了靠山,又不能長袖善舞,張翠和夏長征還想安安穩穩賺錢麼。
想的倒挺美。
小吃生意沒啥門檻,想擺個小攤倒無妨,想要做大做強,任何生意都會惹來别人的眼紅。
夏曉蘭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夏家人挖坑,矛盾啥時候激化爆發她就不關注了。反正她最近都沒有空去學校,縣一中的考試她都參加了,會直接參加豫南省統一組織的“預考”。
時間大概在正式高考前兩個月。
也就是5月份的事。
通過了“預考”才能參加高考,預考的成績,一定程度上來說也能和最後的高考表現挂鈎了。普通考生還剩兩個月隻能查漏補缺,總成績并不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了。
夏曉蘭從羊城回來,收到了周誠托人寄來的許多雜志和書籍,這些都是有關建築和室内裝修的資料。
劉勇拿着這些帶彩圖的雜志啊,心裡那個踏實喲!
223:個體戶都好愛學習
商都大學圖書館裡的書籍肯定是有用的,劉勇每天學的廢寝忘食。
但那些枯燥的文字資料如何能和彩圖比呢!
夏曉蘭是因為在後世見過無數的裝修實例,她自己裝修過房子,她的工作和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無數的實例展示,她住過的酒店,甚至随便逛過的商場,随手買過咖啡的咖啡店……很少有不裝修的地方。腦子裡見過無數的裝修,她甚至還見證了從90年代以後國内裝修風格的變遷,她不是學室内設計的有啥關系,閉着眼睛都能知道一個房子大緻該怎麼裝修。
劉勇就不行了。
農民出身,見識的裝修實例少,現在圖文信息傳遞的方式又落後,讓他憑空去想象簡直太難。
有了彩圖的裝修類雜志,簡直是拯救劉勇于水深火熱中。
他拿到這些資料,比收到夏曉蘭送的公文包還高興。夏曉蘭要拉他去裁縫店訂做西裝,劉勇還嫌棄耽擱時間,李鳳梅也搞不懂:
“你舅那樣還穿啥西裝啊,就算要穿西裝,在店裡随便拿兩套不就行了?”
夏曉蘭說店裡的西裝不行,“舅舅要是把康偉家房子裝的好,在京城就能接到訂單,穿衣打扮上就得讓人相信他有實力。”
劉勇被拉去裁縫店裡。
自然不是那家夏曉蘭租借過熨鬥的店,商都的裁縫店多着呢,隻要出得起錢,好料子也有。
就是夏曉蘭時間上催的急,讓裁縫店老闆挺為難。
對開店做生意的人來說,沒有困難是大團結不能打倒的,如果有,一定是大團結給的不夠多!夏曉蘭不吝惜工本費,裁縫店同意三天替劉勇趕制出兩套西裝,夏曉蘭又要求西裝要合身,不要搭住手背的長袖子,也不要堆在腳踝處皺巴巴的褲腳。
墊肩可以有一點,但不能太誇張。
總之衣服一定要和劉勇的身形剛好合适,夏曉蘭給裁縫師傅的話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