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曉蘭在屋子裡轉一圈,走到陽台上。
康偉家的戶型是進門右手是廚房和衛生間,主卧和客廳想對,客廳占了樓正面的采光,主卧占了樓另一面的采光,主卧有個大陽台。次卧則在客廳的左邊,面積同樣不小,也有個陽台。整體呈“回”字型。
夏曉蘭覺得很好裝,現在的樓房直來直去的,前後的遮擋物少,除了窗戶小一點影響采光,根本沒有别的缺點。京城這地界的房子,窗戶普遍也不大,雙層保溫的玻璃還不流行,搞那麼大的窗戶冬天多影響取暖啊!
夏曉蘭心中有了大概的想法,才問康偉:
“你有喜歡的風格嗎?對裝修預算的想法呢,你把自己的意思說明白,我們才好給你出個方案。”
裝修風格?
康偉覺得服裝店的裝修風格就不錯。
不過那是店,放家裡好像太亮眼。
夏曉蘭拿了一本雜志給他看國外的家裝實例:“不一定能做到一樣的效果,好多裝修材料國内都不好買,戶型也不一樣,你家已經算大的了,還是比不上國外的獨棟小樓,借鑒下風格吧。”
康偉家可不就是算大的麼,劉勇和龔洋亮好了尺寸,康偉家有69㎡,這還不算倆個房間的生活陽台,最大的次卧的陽台有8㎡以上,夏曉蘭覺得可以包起來做個玻璃花房或者琴房。
這時候的房子沒有啥公攤,69㎡是室内實際面積。
康偉翻着雜志,也拿不定主意,最後憋半天來了句:
“要好看,但不像那些飯店一樣,起碼得像個家吧?”
“那預算呢,你心裡有沒有大概的标準。”
房子裝完了,别管報價幾萬,康偉肯定會給。夏曉蘭又不準備敲竹杠,得知道對方的心理價位,再根本這價位來做具體的設計和預算。
“嫂子,我看你那服裝店裝的挺漂亮,花了多少錢?”
“不到兩萬吧。”
其實開始花了一萬二,再加上劉勇貼了兩千,大概花了一萬四。夏曉蘭肯定不能給康偉報具體的數字,這是劉勇的生意,康偉要依樣畫葫蘆,那劉勇一點利潤都沒有,一群人都是白來京城跑一趟。
劉勇不賺錢的話,怎麼給手下的兩個工人開工資,還有在京城的食宿和來回的車票。
“這樣,我打算拿三萬出來裝修,如果後面錢不夠,劉叔直接給我說。”
夏曉蘭也沒客氣。
裝修超出點預算太正常了,誰家裝修不超預算?
周誠上次就拿着個手提箱,裡面恐怕有幾萬的現金要塞給夏曉蘭。她知道這倆人倒騰香煙賺到錢了,康偉也是不缺錢。84年的三萬塊真不是個小數目,在京城非黃金地段買個小院兒都綽綽有餘。
夏曉蘭知道,劉勇知道,可憐龔洋不知道啊。
這把龔洋給刺激的。
龔洋的大學生活補助一個月21塊,他估計自己畢了業的工資也超不過100塊。30000元用來裝修房子?怪不得夏曉蘭和劉勇要從商都帶人來京城幹活兒。
從康偉家離開,夏曉蘭和劉勇,帶上龔洋又馬不停蹄跑京城賣建材的地方。
京城和商都就是不一樣,賣建材的店要多些,還形成了小規模。瓷磚的花樣都比商都豐富,劉勇看一家就問一句,把價錢都用本子記下了。夏曉蘭則是帶龔洋看實物,要畫出來,總的有個大緻印象吧?
這種活兒一天是幹不完的,夏曉蘭在京城逛了兩天。
第三天晚上,才把大緻的設計圖出了。又和龔洋商量着要怎麼畫,家具的顔色,燈的樣式,沒有電腦設計的84年,搞幾張效果圖就得這麼麻煩。
夏曉蘭和龔洋熬通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