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(第2頁)

“隻管接送就行?我可不會照顧小孩兒!”

劉芬很是驚喜,“濤濤很懂事,不會吵着您,他自己好多事都會幹。”

于奶奶輕哼一聲:“最好是這樣!你别拿那種眼神看我,我就是拿人手軟……先說好,他的生活費可要你們自己出,别想騙老婆子貼錢。”

要不是夏曉蘭意外得了橫财,直接就分了5000元給她,她才不會多管閑事呢!

這老太太,做好事都要嘴硬。

夏曉蘭像哄小孩兒:“肯定要給您出生活費呀,您說多少就多少。”

别扭的于奶奶有種别扭的可愛,大家關系有生疏變熟谙,于奶奶從防備她們到主動幫忙,房東和房客,處成這樣已經頂好了。

于奶奶對她們态度變化,劉芬對老太太也更挂心,大家都出門兒去,她還擔心于奶奶再昏倒了沒人知道,有劉子濤作伴也挺好。

323:欲望無止盡

夏曉蘭買了5張去羊城的火車票,劉子濤才上小學一年級,在于奶奶眼裡是個小崽子,暫時在家裡住幾天不算破壞于奶奶自己定的規矩。

“聽于奶奶的話,不許調皮曉得不?”

李鳳梅耳提面命,劉子濤乖巧點頭。

家裡大人都要出門兒,劉子濤從來沒有同時離開過父母。李鳳梅也舍不得丢下兒子,可有啥辦法,她的生意和劉勇的事業都處在發展中,父母努力大半是為了孩子,要想劉子濤以後的日子好過,李鳳梅隻能硬着心腸。

于奶奶脾氣是很硬,對小孩子來說可能會有點怕,但李鳳梅知道于奶奶有一說一,人品不錯,把兒子交給對方看護幾天她是放心的。

“大娘,太給您添麻煩了,這孩子不聽話您該訓就訓,該打就打!”

生意越做越大,李鳳梅也有點力不從心,她用了全部精力都不一定能跟上生意發展的速度,從擺地攤到開店,到生意火爆,沒留着李鳳梅多少成長的時間。劉勇也沒有父母能照看下孫子,李鳳梅娘家那邊親媽年紀不比于奶奶小,就算能來城裡幫忙帶外孫,也得有地方住啊。

鄉下哪裡都比不過城裡,唯有住的地方一貫比城裡寬敞,哪怕再過30年都不會變。城裡的房子面積戶型有個變化,80年代以及再往前,都是老公房,面積小小的,就是國家幹部也是稍微寬敞點。後來出了商品房,國人也是憋狠了,房子戶型越來越大,動不動就是150㎡以上。再後來農村人口往城市湧,房價節節高漲,城裡人自己都買不起大新房,又開發出了小戶型,倒返璞歸真,又和80年代重合了。

李鳳梅是不能預見這些,但人都是有欲望的。

之前租了鐵路局宿舍,從平房搬到樓房,李鳳梅覺得日子變得太好,一年前都不敢想的!

人的需求是在增長的,那時候剛進城有個落腳處就不錯了,就是平房裡挪個小房間給一家三口都行。日子越過越好,再加上今天這種情況,李鳳梅難免會想,要是能有個更寬敞的房子……或者是完完全全屬于自己家的房子,把她媽接來城裡享享福,那才是真的好。

“肯定行的,再過兩年,您和舅舅在商都買套房,挑自己喜歡的樓層和大小!”

夏曉蘭說的可不是玩笑,李鳳梅很重視外甥女說的話,反正迄今為止,夏曉蘭說的話辦的事兒,事實證明都是對的。

“真能有那天,我們也能買城裡的房子?”

夏曉蘭點頭,“别說房子,連戶口都能買,看您到時候想不想當城裡人。”

農村是日子過得苦,才盼着脫離農村當城裡人,要夏曉蘭說手裡有錢了,是哪裡的戶口沒差别。當然,将來教育醫療資源大幅度集中在一線城市,為了後代着想,京城、滬市的戶口還是挺重要。她自己肯定沒問題,要不要帶着大舅一家,還得看劉勇和李鳳梅自己的意願。

連戶口都能買到?

李鳳梅口幹舌燥,那她就要拼命賺錢,她和劉勇無所謂,一定要給兒子劉子濤買個城鎮戶口!

夏曉蘭考完試的第二天下午,一行五人就上了去羊城的火車。

而在河東縣,劉芳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!

梁秉安沒能由副轉正,還在會議上被帶走。

單位上的也看不懂這操作,不是要提局長了,咋還被帶走調查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