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次分紅還是3月底,夏曉蘭從京城回來,又是一個多月過去,店裡的春款清理的差不多,賬上的22180元變成了48400元。夏曉蘭還是那說法,分紅兩萬,也留了兩萬多的流動資金用來店鋪運轉。
不如第二次分紅多,因為第二次是年後營業到三月底的,這次分紅的間隔時間要短一些。
藍鳳凰的營業額在趨于穩定。
盡管時時有活動,營業額平均下來其實差不多。當然,春裝算是淡季,旺季的銷售如何還得看夏裝。‘藍鳳凰’今年一月末才開業,錯過了大半個冬款旺季,這個夏天才是它真正展示旺季銷售能力的機會……夏曉蘭算了算,藍鳳凰一年的利潤能達到15萬以上。
這已經很恐怖了,最好的地段,三間最好的店面,相較于利益來說極低的租金、裝修和人力成本,再加上是抓住商都中高端服裝市場空缺……這些必要條件缺一個,藍鳳凰都賺不到這麼多錢。但想要賺更多錢也挺難,藍鳳凰能創造的利潤快達到上限,除非再開分店。
加上這次分紅,夏曉蘭手裡的存款剛剛夠5萬。
一直小促銷手段搞着,生意順順當當的話,等到她高考完,基本上也夠了修房子和投資建材生意的錢。可能有點小缺口,卻也不是什麼大問題。
那還要不要冒險,再賺快錢呢?
327:湯叔叔出差了
夏曉蘭算自己的存款,并未包含那筆5000元的意外橫财。
這筆錢是梁秉安給的,夏曉蘭不打算還回去,也沒想着自己留下,早打定主意要把它花光,用來雇李棟梁和葛劍就不錯。這兩人還是很有用的,預考時就幫忙抓住了趙剛那個臭蟲!
到了羊城,夏曉蘭就叫他倆輪流回家裡面看一看,她估摸着手裡的錢夠用,就想安安分分到高考後再說新生意的事兒。不過鵬城還是要去的,夏曉蘭要去看看白珍珠那邊,還想順便在“湯叔叔”面前刷一刷存在感。
湯宏恩那邊,迄今為止并未給她什麼特别的幫助。
但人家和她原本也沒啥特殊關系,上來就要大肆關照她,别人姓湯呢,又不是她親爹——她親爹夏大軍也就那樣,就不要對湯宏恩有過高期望和要求了。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都是慢慢相處,精心維護的,夏曉蘭想要抓住這個半隐半露的人脈,她自己就不能表現的太着急,太功利!
在陳錫良和别人家挑選了足夠的夏款,李鳳梅就着急想要回商都。
天氣正熱,店裡隻剩幾件春款挂着,那不是白白浪費着租金嗎?李鳳梅還擔心那些想買夏裝的顧客撲了空,會跑去别的地方消費。那也不僅是李鳳梅一個人的生意,夏曉蘭肯定也是着急的,因為預考的事,店裡上夏裝确實晚了幾天。
夏曉蘭就讓葛劍陪李鳳梅先回去。
李鳳梅一個女人,帶着兩萬多的貨回去,商都那邊甚至沒有能接站的人,夏曉蘭也不放心。
劉芬想要一塊兒回去幫忙,李鳳梅擺擺手,“行了,你也沒出過幾趟門,跟着曉蘭去特區轉轉!”
劉芬回去就是幫忙理貨,這活兒馬薇也能幹,有店員不用隻抓着老闆累,天下可沒有這樣的道理。有葛劍同行,李鳳梅也不怵,葛劍多能打啊,李鳳梅親眼見識過。聽說特區和别的地方不一樣,李鳳梅就想讓劉芬順便去看看。
送李鳳梅上火車,夏曉蘭才到鵬城去。
劉芬沒有邊防證,這次又要走“小道”。剪開的鐵絲網有很多人鑽,劉芬還是緊張的不得了。
“曉蘭,為啥要用鐵網把特區圍起來?”
劉芬不理解,在她看來都是一個國家的地方,為啥不能随便進呢?就算是首都,也沒說不讓外地人去,劉勇一個農民現在還在京城好好呆着。夏曉蘭不知道咋和她媽解釋,改革開放是摸着石頭過河,她這個重生者當然知道改革開放會讓祖國經濟迅速騰飛,但這麼大個國家,這種大膽的政策,當然要慢慢的試探推行。
夏曉蘭上輩子就在鵬城特區工作,邊防證一直到2008年才停辦。
這些鐵網組成的“二線關”,直到2015年才開始正式拆除。
未來很多年裡,要入關都要使用“邊防證”,想到這裡,夏曉蘭轉頭說道:“也該給您辦一張邊防證。”
不僅是劉芬需要辦邊防證,劉勇和李鳳梅,家裡人都該辦一張。特别是劉勇,将來生意的重心還得在鵬城特區這邊,大小也是搞裝修的老闆了,整天鑽鐵絲網像話麼!雖然這個公司隻有劉勇一個光杆兒司令,好歹樣子要裝像。
夏曉蘭想讓劉勇注冊公司,再小的規模,那也算有了資曆,鵬城這邊的裝修訂單要是涉及到外資企業,人家肯定要求正規資曆。她這次還是帶了些土特産,給湯宏恩的司機小王打電話,卻沒有找到人。
小王不在單位,他出差了。
作為湯宏恩的司機,小王怎麼會單獨出差呢,肯定是跟着湯宏恩一塊兒出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