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(第10頁)

白珍珠也沒說見死不救。

隻讓萬師兄自己湊錢來,讓他也在小商品市場擺個小攤,跟着她賣貨。

萬師兄本錢小到幾乎沒有,好些貨還是白珍珠賒給他賣的。

瞧見穿着體面的李棟梁,萬師兄自覺沒啥顔面。早知道還不如給夏曉蘭當保镖呢,旱澇保收,也比他自己做生意虧本強。生意場上,哪有那麼多大善人,坑了别人自己才能賺錢,不是人人都要長久發展,也有一些人是能騙就騙,反正自己賺錢就行。

萬師兄眼高手低,賺到一次錢就敢借幾倍的錢去搏,幾乎把褲底都輸掉。

就算同樣是在小商品市場擺攤,貨還是白珍珠賒的,按說是一樣的貨源了,賣價也一樣,萬師兄的攤位生意也遠不遠不如白珍珠那邊。同樣的貨,在不同人手裡,就是有不同的效果,有關做生意的事兒,萬師兄要學的地方還多着呢!

“事情就是這樣,同門一場,我隻能先帶着他擺攤。”

白珍珠心寬,小的磕絆她根本不計較,這點連夏曉蘭都要學習。要換了夏曉蘭,處在白珍珠的位置上,看了萬師兄的做事方法,肯定要疏遠對方的。白珍珠關鍵時刻還能不計前嫌,和這樣的人合作,夏曉蘭更放心。

夏曉蘭是來問那處店面的事,白珍珠愁的眉毛都快掉光。

讓她和小商品市場搶地盤的攤販打架,白珍珠一點不怵,讓她去和幹部談條件打交道,白珍珠不知道從哪裡入手。夏曉蘭看上的店面,白珍珠弄清楚産權,人家卻不打算對外出租。

沒錯,房子空在那裡也租出去,這在後世是很難想象的,在84年卻很常見。

就像‘藍鳳凰’的鋪面,國棉三廠不願意惹麻煩,不想和于奶奶扯皮,情願把小樓空着,大家誰也别想占便宜。反正現在一和“國”字頭沾邊的企業單位,又沒有破産的憂慮,很多時候不是租金夠不夠,而是人家願不願意租給你。

白珍珠沒跑對路子。

夏曉蘭想自己插手,想了想她沒有馬上提出來。

這事兒既然交給白珍珠做,那她就要信任自己的合作夥伴,她不可能一個人包攬了所有的前期準備工作。生意是大家的,而不是夏曉蘭自己的,她把所有活兒都幹完了,隻會把自己累成狗。

能脫手的工作,她都要盡量交給别人去做。

夏曉蘭上輩子不是底層的銷售,她已經混到了高管的職位,負責大方向的決策就行,任務是一層層分解的,自會有小兵帶蝦米,不同的人去執行她的決策。積累原始本金時要親力親為能省就省,一旦有了點底子,她馬上請了店員。當然,貨源這種事她能交給李鳳梅或者親媽,卻永遠不可能讓馬薇來羊城進貨。

夏曉蘭給湯宏恩帶的東西沒交給對方,難得來一趟鵬城,她想等兩天。

劉芬還未見過海,到了特區,夏曉蘭就能帶她媽到海邊轉轉。

這邊小漁村雖然還沒開發出來,沿着海灘走一走,倒是挺不錯。沒開發有沒開發的好處,基礎公共設施不先進,海邊的污染也沒有那麼大。塑料垃圾還沒往海裡傾倒,這時候連汽水飲料的玻璃瓶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,可沒有那麼多塑料瓶。塑料袋也是相同的道理,買菜都是籃子和布兜,塑料袋是啥,好多人都不知道。

吃早餐要打包都是自己帶飯盒,賣燒餅的能給你用紙墊着就不錯了。

那紙多半還是舊報紙,或者寫過字的作業本裁成小方塊,燙手的燒餅也就給墊兩張紙,你要是多拿幾張,信不信賣燒餅的就要怼你……人們對一切生活物資的使用都精打細算到了極緻。電池沒電了?用牙咬一咬又能勉強用用!任何東西都是這樣,直到被耗盡最後一點作用,工業品的價值在此時才顯得珍貴,誰家有那麼多廢品丢啊,廢品都是能賣錢,能回收利用的!

漁村雖然不現代化,但它也沒污染呀。

把褲腳挽起來,穿一雙塑料涼鞋,走在細軟的沙灘上,海浪一陣陣的襲來,打在小腿和腳背上,這感覺還是挺不錯的。

反正劉芬沒見過。

劉芬覺得這輩子值了,離開夏家,她真是開始了新生活。就說這大海吧,大河村的哪家女人見過?藍藍天,海也是藍藍的,就是看久了海浪,眼睛好像有點花,頭也有點昏。

夏曉蘭選的海邊附近并沒有建廠,漁民打撈上來的水産還能吃一吃,這些人對祖輩傳下來的謀生手段三心二意,現在都是假裝打漁,主要是在海上去接香港運來的走私貨。沒想到連這麼小的漁村都在幹這個,夏曉蘭随便買了點水産,到碼頭找飯館加工。

有李棟梁跟着,夏曉蘭才敢在這種陌生地方晃悠,吃了海鮮想走,天色變得太快,偏偏下起了大雨。

海風呼呼的吹,停在碼頭的船都快翻了,大風大雨,這天氣實在沒法往回走。

這裡連招待所都沒有,夏曉蘭隻能問小飯館的老闆有沒有空餘房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