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(第2頁)

兩個多月,他賺了四千多塊,還不如李鳳梅從服裝店裡分的錢多,但兩者性質不一樣。裝修的生意劉勇能幹下來,哪怕磕磕絆絆,到底是在劉勇能力範圍内。叫他去賣女裝的話,明知道會大賺,那也太為難人。

劉勇也知道,以後的‘客戶’不會像康偉和邵光榮這麼好說話,這時候沒有多少人家會拿出上萬的錢來裝修,就算他能接到别的房子裝修訂單,可能整個單子就是千把塊的預算,他能從1000塊裡賺到200塊都不容易……那有啥關系啊,預算少的裝修工程,花的時間肯定也不多,劉勇尋思着,這行頭幾年或許沒多賺,但養家是沒問題的!

帶着賺到的錢和裝修用過的設計圖,裝修後的一疊彩照,劉勇回到了商都。

他還不知道,自己已經變成了貨真價值的“劉總”。這時候的國内《公司法》還沒有頒布,私人注冊公司還未對自由流動資金有最低數額的規制,要不然隻是注冊資金,就會讓劉勇的“遠輝裝飾”捉襟見肘。

當然,法規還未完善,想要注冊公司那就十分不容易,能不能注冊都是模棱兩可的,關鍵時刻有人說句話比什麼都強。

這一點,劉勇是沾了夏曉蘭光,夏曉蘭卻是沾了周誠的光,侯秘書才會主動幫忙!

劉勇回商都後,一番接風洗塵是不必說,李鳳梅心疼他瘦,劉勇把賺到的錢交給老婆,自己也很有底氣。

從去年他受傷後,也就成了靠老婆養的‘閑人’,服裝店大把大把的賺錢,劉勇這邊毫無進項,李鳳梅雖然不會說啥,劉勇自己心裡不得勁兒。現在好了,他終于又能重新賺錢了,腰杆挺直的感覺就是爽!

“你這兩個月在京城,是沒吃飯啊?”

劉勇本來就瘦,養傷的時候整天吃肉狂補,好不容易養胖一點,跑一趟京城那點肉全掉了,看上去人更瘦。

李鳳梅心疼,他自己不太在意,“我多大個人呢,能不知道吃飯啊?你先别打岔,讓曉蘭好好給我說說鵬城‘競标’的事,電話裡聽的糊裡糊塗。”

“那我就給您仔細講講,雖然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您具體是要競标哪個工程……但拿下這個單,您會打開鵬城的裝修市場!”

鵬城有多少房子在修建啊!

凡是公司單位性質的房子,可不是紅磚水泥修個框架就能滿足的,都需要裝修。

而她舅能不能競标成功,競标成功後又能否保質保量完成訂單,都關系着湯宏恩以後是否會繼續照拂。

就像司機小王說的,領導難得開口幫忙,不能把領導的臉丢了是吧。

341:競标準備(2更)

競标是咋回事劉勇都不知道。

其實解釋起來也簡單,某單位甲想要開發一個項目,比如是修一棟樓,這單位自己沒有能力做,就得出錢找别人來做。可隔行如隔山,一時又不知道應該找誰更合适,這時候就需要找個招标的公司乙來,提出自己對項目的要求,由招标公司乙代為組織招标活動。乙按照甲的要求,把項目的各種事項寫進‘标書’,适當的時候對外公布,就以修樓來舉例,很多從事這一行業的丙類公司看見标書公告後,從乙手裡領取了标書,拿回去商議琢磨看看自己能不能投标,大緻就是投這個标自己公司能不能賺到錢之類。

要能投标呢,就寫個‘投标書’,投标書的丙類公司不止一個,有競争才叫‘竟标’嘛!

乙會組織開标儀式,該儀式肯定要有甲公司的代表參與,多個乙類公司共同競标,誰給出的‘投标書’符合規則,符合甲的利益,誰就競标成功。然後競标成功的某個乙公司就會和甲簽合同,整個競标活動才算結束。

現在有兩個問題擺在面前:

第一,劉勇公司的資質太小,是不是符合競标的标準?

第二,84年的競标是否像後世那麼規則完善。夏曉蘭懷疑連招标公司都沒有,湯宏恩讓小王通知她準備,卻沒說他處在哪個位置。湯洪恩是要招标的甲方,還是代為組織招标的乙方?這兩者中間的區别可就大了去!

當然,規則不完善也有不完善的好處,要真像以後那麼嚴格,她舅劉勇的皮包公司連競标資格都沒有。

夏曉蘭雖然不去鵬城,在競标資料上還是好好替劉勇準備了一番。

看着劉勇拿回來的一疊彩照,夏曉蘭慶幸已經有了兩個成功的“作品”,不僅是硬裝,連軟裝都由“遠輝”一手包辦,這兩個裝修最終呈現的效果不說超越這個時代吧,起碼不落後同時代的裝修水平。

内地買裝修建材可能不如香港,但從兩個案例裡,能讓甲方公司瞧見遠輝的設計水平。

“沒事兒,競标成不成功都沒關系,先看看具體情況,就當是去學習的,您也瞧瞧鵬城那邊的環境。”

競标成功當然最好,就是不成功,她舅也不至于吃不起飯。

夏曉蘭讓劉勇别有太大的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