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(第6頁)

劉芳倒是來過兩次,夏曉蘭在商大自習沒碰上,被于奶奶拿着大掃帚追打,罵的狗血淋頭。

劉芳哭哭啼啼的裝可憐,斷斷續續的信息拼湊起來,就是一句:梁秉安倒黴了!

梁秉安倒黴了,被樊鎮川咬了一口,雖然最後查證樊鎮川幹得壞事兒他沒參與,但他自己也不是清清白白的。沒有坐牢,卻被去職,踢出了組織……劉芳話裡話外,這事兒是夏曉蘭的報複,求她高擡貴手。

于奶奶着冷笑着趕跑她:

“知道是報複還敢來,隻是去職,懲罰還是太輕了!”

夏曉蘭估計,就是于奶奶這句話吓得劉芳不敢上門騷擾。

挺好的,雖然她沒有這樣的能量,周誠也未對梁秉安出手,就讓梁家人自己腦補去呗,也能讓極品遠離她的生活!

就是不知道,原本高高在上的梁副局長,一朝成了個去職的違紀份子,心裡的落差大不大?

梁秉安不是副局長,劉芳就不是副局長夫人。

梁歡也不是副局長家的千金小姐。

夏曉蘭對這個結果很滿意,梁家四口人,她唯一比較有好感的就是見過一面的小表弟梁宇,那孩子或許是還小,還沒被梁家人的三觀毒害。過兩年會不會長歪,夏曉蘭也不知道。

她也沒有那聖母心,那又不是她兒子。

就像劉芳的話,夏曉蘭投胎當農民的女兒是命不好,那梁宇将來如何,也是自己的命!

就連據說搬到商都的夏家人,夏曉蘭也沒有偶遇過,最近倆個月,真是極品退散,讓她專心備考,心情想不輕松都難。她舅南下鵬城,原本以為是接個小工程練練手,各種機緣巧合的,居然拿下了整個市政府招待所的裝修。

11萬能撬動總價百萬元的裝修工程嗎?

幸好還有銀行的貸款。

銀行的貸款當然很難拿,在1984年,很多人都不知道能從銀行借錢。

但銀行的錢總是要借出去的,哪有隻吸儲不放貸的銀行?

隻不過在80年代以前,銀行隻會對國家單位放款,到了90年代,很多廠子半死不活的,全靠銀行貸款養着整個廠,銀行也是不堪重負,90年代初,‘三角債;規模擴大到銀行信貸總額的三分之一!

劉勇可是極少數能拿到銀行貸款的私營業主。

因為他是和市政府招待所簽的項目,這份合同說值多少錢吧算不上,信譽度卻很高。也因為他是在鵬城特區,改革開放試點的前沿,在别的地方個體戶可能還要偷偷摸摸半遮半掩,在特區卻沒有這個限制。

特區政府的膽子很大,80年就敢打擦邊球,以‘補償貿易’的名義搞房地産項目,當時就有銀行敢貸款給買房者了——當然也不是後世動辄二三十年的按揭貸款購房,而是修房子前交40%的房款,房子修到一半交40%,剩下的20%在交房時付清。

劉勇能拿到裝修款,就能償還銀行的貸款……利息當然也有的,卻不算很高,這個項目賺到的利潤,償還貸款後也有剩。

賺多少錢是其次,最主要是劉勇靠着11萬,把上百萬的工程盤活了。

正常發展的話,‘遠輝’可能要積累兩三年才能接到這麼大的單。猛然接到超出能力範圍的活兒,劉勇各種手忙腳亂,倉促組成了施工隊,一開始要帶那麼多人,劉勇肯定沒經驗,好在他學東西不慢,因為性格的原因,那些工人發現他這個老闆好說話有良心,整個隊伍倒是融洽很多。

劉勇報喜不報憂,反正到了夏曉蘭這邊,聽到的都是好消息。

她也隻能講講注意事項,給她舅提個醒,劉勇都年過四十的人了,做人做事,還要夏曉蘭手把手教嗎?她覺得,自己舅舅其實很聰明,給一個舞台就能自由發揮那種。

身邊的一切事都很順利,夏曉蘭在高考前的心态很好。

4号她照常跑步遛狗,做了套卷子,才騎着車往學校去,葛劍自然不遠不近的跟在她後面。夏曉蘭要去學校領準号證,看見自己在哪個考場。能在縣一中就好了,免得折騰,不過奉賢市的考生都是打亂安排随機分配,夏曉蘭現在還不知道會在哪裡考試。

這也是她騎自行車的原因,萬一要去看考場,比班車靈活方便。

劉勇不在,葛劍就騎他那輛28大杠,最近這輛自行車都是葛劍在用……能請得起保镖的夏老闆,在吃穿上從不虧待自己,跟在她身邊的人也不會虧待,但你要讓她花幾萬買輛小車把老闆的派頭拿出來,不如一刀給她個痛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