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校長松了口氣,他就怕夏曉蘭勾那個“不服從調劑”。
其實華清建築系在這時候并不火,好多人分不清建築系和土木工程有啥差别,隻要比華清的錄取線高幾分就能念建築系,夏曉蘭選“服從調劑”也隻是上了一道雙保險。
“就隻填一個學校?”
孫校長有點急眼,華清當第一志願沒問題,除了它還有很多學校啊。
夏曉蘭很堅定不改志願表,她也反複強調,任何人都不能碰她的志願表:“如果志願表改了,就算考上其他大學,我也不會去讀的。”
她不是狂傲,是想起有些傳言。
這年頭的學生是最沒有人權的,别管是老師還是家長,打着為學生好的旗号,偷偷修改學生志願表的可不少。
夏曉蘭也怕自己遇到這種情況,孫校長連連保證:“除了我任何人都别想摸一下!”
夏曉蘭是有這個實力的,預考奉賢市第一,已經證明過。
既然手腕的傷沒有影響到夏曉蘭同學發揮,孫校長也期望着安慶縣一中能有人考上頂級名校!
夏曉蘭交了自己的志願書,問陳慶估分怎麼樣。
“有幾道題我有點拿不準了自己當時的答案,低的話490左右,高的話差不多510分。”
這是陳慶模拟考試都沒考過的高分。
一來今年的語文和英語都簡單,語文這一科陳慶向來不差,他英語成績提高了不少。再者就是數學,人人都說難,數學拖了後腿,陳慶多做對了那幾道題,數學估分了80分,這些條件綜合,才是他這次高考總分能估上500分的原因。
而這裡面,夏曉蘭的功勞太大了,英語學習方法,考試前數學類型題……沒有夏曉蘭,陳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本科線。
是的,就算按低的估分算,490分也穩上本科線了,是否過重點線有點懸。
夏曉蘭笑着恭喜:
“考的不錯呀,想好報考哪所學校了嗎?”
這個分數,如果非要挑重點大學,陳慶其實想報考商大。
商大是豫南省的大學,優先錄取本地考生,商都離七井村就兩三個小時,陳慶在商大讀書很方便。但夏曉蘭就如之前說的那樣報了華清,陳慶早就想過,他也要報京城的大學。
這個決定得到了陳家人一緻的支持。
别說陳旺達,就是陳大嫂也知道,京城是國家的首都,在那裡念書和别的地方是不一樣的。
“我想報京城的學校,對外經濟貿易大學,你看怎麼樣?”
想報京城的大學?
京城對外經貿大學,倒是個好學校,陳慶顯然也研究過前兩年的錄取分數,他若是能考500分,那報這個學校就沒啥問題。隻是,陳慶咋忽然想要學經濟了,不是夏曉蘭小瞧人,陳慶一心隻讀聖賢書,閑暇時幫家裡幹農活是一把好手,他可能對“經濟”一詞都不了解。
“學校是好學校,國内唯一的經濟類重點大學吧,學校裡大部分專業都和經濟學相關,‘國際經濟與貿易’是它最好的學科,我建議你考這個專業,但最好是服從調劑……”
夏曉蘭盡可能就自己知道的告訴陳慶。
她對這個學校了解的清楚,有上輩子的印象,也有這輩子的留心。
夏曉蘭其實在學建築和學經濟之間搖擺,最終選擇建築,也是因為仗着自己還有30多年的先知先覺。截止到2017年的經濟發展大勢,她都是經曆者,還有啥好學習的?不如将精力投入到陌生的學科,同樣和以後打算做的事業有交集,也不枉費她重生一次,學到了新鮮的東西。
夏曉蘭說什麼,陳慶就點頭聽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