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周爺爺讓我介紹下自己,那我就說說吧。我出生在豫南省安慶縣下面的一個小村子,小時候不懂事,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初中畢業就沒念書了。後來家裡發生了一些事,我就跟着母親離開了原來的家,搬到了舅舅家。這不是寄人籬下麼,我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混日子,國家改革開放了,我就想試試自己做點小生意……”
周怡閃爍着眼神,什麼叫“跟着母親離開原來的家”,不會是她想的那樣吧?!
夏曉蘭是不是瘋了,誰第一次見男方家人,把自己父母離婚的事都拿出來說!
夏曉蘭自然看見了周家人眼中的詫異,她并不是傻,而是覺得自己家真實情況就是這樣的,離婚不是劉芬的錯,有啥見不得人的?
周誠站到了夏曉蘭身後,将手放在她肩膀上,給予她自己的支持。
夏曉蘭挺無所謂,馬上就說到關鍵地方了:“做生意的時候遇到流氓騷擾,周誠救了我,幫我把流氓送到了派出所,我倆就是這樣認識的。做生意賺到點錢,我就想着繼續下學業,不僅是提升學曆,也為了學一些新東西,去年10月份的時候參加了縣城高中的插班考試,準備了幾個月,7月初的時候參加了今年的高考,然後——”
夏曉蘭一頓,後面的話從自己嘴裡說出來,好像是裝逼一樣。
她還指望着周誠會接着說,一直當隐形人的小姑父忽然“啊”了一聲:“你是夏曉蘭對不對?豫南省的夏曉蘭!”
周小姑掐了丈夫一把,不是說好要當隐形人嗎,這個時候抽啥瘋!夏曉蘭早介紹過自己的名字,籍貫也說的清清楚楚,還需要他多嘴重複麼。
小姑父情緒挺激動,他在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工作,職務嘛在周家很不起眼,平時也習慣了當隐形人。‘發展規劃司’是制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的,負責統計全國教育基本信息,然後分析這些信息,還負責拟定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計劃……每年的高考情況,不完全歸小姑父所在的發展規劃司管,可也離不開這個機構啊。
小姑父之前就覺得“夏曉蘭”這名字挺熟,之前是沒想到那裡去,現在夏曉蘭仔細介紹了一下自己,小姑父一下子就想起來了。
他不僅打斷了夏曉蘭的話,還激動的從位置上站起來:
“豫南省奉賢市,安慶一中夏曉蘭,是不是你?”
夏曉蘭點點頭,小姑父這是咋回事,和見到偶像的粉絲一樣,夏曉蘭隐隐猜到點,又覺得不會那麼巧。
小姑父揮動着手臂,忽然指着周怡,“你為難她幹什麼,你知不知道,她有多優秀!全國一百萬多萬考生,她的總分是全國第三,豫南省的理科狀元嘛,高考是616分,我記得報考了清華大學,這肯定是要錄取的,不錄取一定是招生工作出了錯……曉蘭,你和全國狀元,隻差了4分。”
小姑父的語氣中,帶着濃濃的惋惜。
今年的高考,全國總狀元是620分。
榜眼是617分,探花就是夏曉蘭了,總分616分。
一百多萬考生參加的考試,難度可不比舊社會的科舉低,夏曉蘭這個“探花”是當之無愧的。再結合她去年才插班念高三的經曆,小姑父覺得那4分的差距其實是無限小的,全國狀元可不是應屆生,用在複習上的時間就比夏曉蘭多啊!
小姑父這話,可直接讓周誠以外的周家人全部傻眼。
周怡磕磕巴巴,“……小姑父,您是不是弄錯了?”
392:把錄像帶送來!(1更)
周誠的小姑夫姓顧,顧正清,平時在家族聚會中都是個存在感特别弱的人。
咋說呢,周小姑嫁給顧正清的時候,他就是個普通的老師,周家那時候不像現在這麼顯赫,周小姑是家裡最小的女兒,她的婚事更多是随自己心意。過了十幾年,顧正清離開了教育第一線進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工作,職務不高不低,在周家當隐形人不是周家人眼高于頂瞧不上顧正清……而是周家真沒啥好的讀書苗子,顧正清除了培養自家孩子,對周怡和周誠這樣的周家少爺小姐們并不會多理會。
周誠嘛,還能說重武輕文,和顧正清不是一路人。
周怡算個啥玩意兒,家裡這麼好的條件還不讀書,在顧正清這樣搞了半輩子教育的人看來,簡直是朽木不可雕!
周怡質疑顧正清的專業領域,他一改往日的低調,鼻孔裡仿佛能噴出火來:
“我怎麼會記錯!我記得豫南省教育廳還送了一盤錄像帶到部裡來,彙報的就是今年豫南省的高考成績,裡面有高考狀元的采訪,我馬上叫人送到家裡來!”
制定教育發展計劃,肯定要總結歸納已有的教育成績,豫南省把今年的資料送上來,顧正清每天工作也忙,就是聽過今年全國高考前三名的情況,還來不及看那卷帶子。
否則,他第一時間就會認出夏曉蘭。
周怡質疑的不是夏曉蘭,而是顧正清的專業,不學無術的學渣質疑學霸,讓顧正清簡直不能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