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得夏曉蘭哪怕是選上,她和周誠的關系曝光,會被質疑成暗箱操作。
基本流程就是各軍訓連的教官把人選名單提名上去,讓學校做決定。
夏曉蘭就隻能先做好自己這邊,所有考核她都是拼盡全力完成的。她不知道,軍訓還剩兩天,軍訓優秀畢業生的名單其實就報到了學校。
建築系女生這邊,夏曉蘭和甯雪的總成績遙遙領先。
有關她倆誰當選,還引發了系裡老師的讨論。
今年的新生,建築系一共就招了15個女生,沒想到軍訓部隊那邊一下去給出兩個候選人。
“沒想到夏曉蘭同學……軍訓也表現的不錯。”
“她上課倒是挺認真的,學習态度是對的,我怎麼聽說她要轉系?誰傳的話,一點都不負責!”
“咦,林老師,我還以為你對夏曉蘭同學有意見。”
教英語的林老師一臉莫名其妙,“我為什麼要對她有意見?”
問的人有點尴尬,“有人說你在課堂上從來不叫夏曉蘭同學回答問題,我還想是不是這同學真的有點不妥當,你有點誤會。據我觀察,她在學習上的态度是很認真的,她是高考的全國第三名吧,今年高考全國狀元和探花都報了華清建築系,這也是開先河了!”
也就和甯雪總分差了4分而已。
建築專業的底子比不過甯雪,但要說基礎知識,肯定不會比甯雪差。高考分數不能完全判斷一個人的水平,但是差40分的兩個考生,肯定有大差距。差4分?那就是兩道選擇題的事兒,算什麼呀!
林老師聽到同事的誤會,心情十分複雜:
“我讓人回答問題是摸底,看看他們的英語水平……夏曉蘭同學,高考英語卷是滿分,她的水平我已經知道了啊!”
不僅是高考分數,還有交上來的作文,夏曉蘭同學的英語水平是超過大一新生比較多的。
林老師迅速将頭轉過去,看着高數老師,“老王,你該不會也是這樣做的吧?”
王老師表情有點僵:
“她高考數學卷也是滿分,今年的數學卷有多難你們也聽說了,全國都沒兩個能拿滿分的。”
摸底啊,不都是知道了嗎?
英語和高數這兩門科目,高中學的好不好,是有延續性的。
王老師要講高數,肯定也要看看大家的底子,才能制定更詳細的教學計劃。他們這些老師對教學都是很負責,不可能照着書本講完,别管下面的人能聽懂幾分,講完課都走人……最短的時間内,摸清水平差異,自然能在制定計劃時少走彎路。一節課的時間不長,王老師隻能抽問幾次。
他覺得夏曉蘭的基礎是沒問題的,甯雪總分比她高4分,也不是高在單科成績上。
至少甯雪的數學差的就有點多。
每次抽問的次數有限,王老師暫時把夏曉蘭排在了後面,看她作業都是對的,抽她起來回答什麼,把正确答案講一遍?王老師想分析的是會犯錯的樣本,好吧,他可能也是多關注了點甯雪同學。
但不是對夏曉蘭同學有意見啊!
王老師和林老師面面相觑,大家不愧是多年的老同事,想法都差不多。
“剛入學的新生,哪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流言,這事兒要查一查源頭,不能任由沒有根據的猜測發展下去!”
要是因為他倆的态度,為這些亂七八糟的流言增添了可信度,兩個老師也會很内疚的。
451:想加入儀仗方隊嗎?(2更)
查源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