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(第7頁)

……

王家最近熱鬧挺多的。

家裡被人給砸個稀巴爛,新的電器還沒置辦好,馬上又要搞訂婚酒。

“王司長家就是不一樣,訂婚都要擺酒!”

“那是,聽說返城的人,一次性補了好幾年的工資,肯定不缺錢的……”

王廣平要聽到這些議論,能活活氣死。

什麼訂婚酒,現在王家根本就不适合搞這玩意兒!但不擺酒,空口白牙就說訂婚了啊?夏子毓可沒那麼好蒙騙,王廣平還得邀請親朋好友,同事鄰居,在國營飯店請了有七八桌人,給夏子毓和王建華訂婚呢!

有人問王廣平為啥這麼急,王廣平隻能說兩個年輕人感情好,說好了畢業要結婚,現在早點給夏子毓一個名分,她也能名正言順的往家裡走動。

“老王思想開明啊!”

夏子毓也大大方方的。

隻要不提她家境,看外表條件,她和王建華也挺相配。

兩人都是京城師範學院的,同窗之誼,伴侶之情,說起來還是一段佳話。起碼客人們都是這樣稱贊的,嘴上說的都是好聽話。

私底下議論紛紛,王建華臉上還帶着傷,夏子毓縫針的痕迹清晰可見,誰知道王家這是鬧哪門子邪?

夏子毓才不管這些,她隻知道,她和王建華的事基本就定下來了!

臉上的傷算什麼?

現在看她笑話,且看以後誰笑到最後吧!

張翠也高興啊,在大河村的時候,誰料得到王建華原來是個落難的幹部子弟?

隻有她女兒是一雙慧眼,找了王建華當對象,王建華自己考上大學不說,父親還變成了教育部的幹部,這種條件的婆家,能讓給夏曉蘭麼,自然要牢牢霸占着!

至于是不是受委屈才能進門,張翠壓根兒不在意。

女人在婆家哪能一點委屈都不受?

越是高嫁,越要彎的下腰,以後把孩子一生,慢慢地位就上去了。

夏長征很是不滿,私下底和老婆嘀咕:“還是幹部家庭,一點彩禮都沒有。”

好不容易培養個女大學生出來,簡直是全便宜了别人家。農村裡嫁閨女還有“四大件”的說法,夏子毓這個訂婚連半毛錢都沒有。

張翠真是越來越看不上夏長征,“等子毓在王家站穩腳跟,什麼東西沒有?她公公在教育部,還是個領導,你就說咱家俊寶上學,那京城的學校還不是随便他挑!”

498:留校察看(1更)

夏長征一想,的确是這個理。

教育部的領導嘛,孩子上學還搞不定?

夏長征以前是很偏心女兒夏子毓的,現在冷眼一看,夏子毓的心早就偏到未來婆家,他當然得惦記着兒子夏俊寶。夏子毓要是心裡有他這當爸的,就該找夏曉蘭算賬,而不是又退讓一次……在老家的時候,都說家裡出了個大學生多了不起,夏長征曾經也很驕傲。

離開村裡,他漸漸明白了,家裡有個女大學生其實沒多了不起。

大學生在鄉下少,在城裡可不少!

說是把他和張翠接到京城,又不是享福的,還不是要自己去擺攤賣小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