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勇膽子本來就大,要不當初怎麼敢幹走私。
他帶着夏曉蘭在四合院裡轉了一圈,雖然租戶們自己搭的小房子把院子搞得亂七八糟,架不住這院子整體面積不小。和七井村批給夏曉蘭家修房子的那塊宅基地差不多大了!
村裡的地哪能和這個院子比,皇城呢這是。
劉勇這時候才有點真實感,“我這就在京城有房子了?”
那可不,沒想到舅舅還比她先有房,夏曉蘭也替他高興。
一家人不說兩家話,誰先買誰後買都一樣,夏曉蘭最記情,她和劉芬在大河村那個四面漏風的破房子裡,是她舅二話不說把母女倆帶回去,那可不是接回去住幾天,那時候劉勇可不知道她有本事能賺錢,分明是把母女倆當成責任給攬在身上了!
現在想起來是不太妥當,劉勇都沒和李鳳梅商量下就做了決定。
幸好夏曉蘭也沒麻煩舅舅家太久,很快就自己賺到了錢。
這些事都是去年發生的,才短短一年時間,中間發生了很多事,夏曉蘭也不至于把對劉勇的感激心給忘了。
“這些違建小房子肯定要拆掉的,您家就隻有三口人,拿這麼多小房間沒用,院子原本的格局就很好,足夠您帶着舅媽和表弟一起住,把院子的原貌給找回來,房子住着多敞亮!”
一家三口擠小房間也能住。
還有三代同堂擠一間屋的呢,這不是個例,在特殊年代很常見。
衣食住行是人們離不開的需求,賺到錢解決了吃飯和穿衣的問題,下一個要改善的肯定就是住房問題。有房子住和住的舒服是兩回事,夏曉蘭覺得劉勇可以直接向住的舒服邁進。幹脆把亂搭建的地方都拆掉,花點錢把院子整修下。
“那就還需要一筆錢。”
房子買下來,還得修複,添置各種家具,劉勇覺得這還真是個花錢的窟窿。
比别人強的是,劉勇就是幹裝修的,他能把别人的房子裝修好,輪到自己的家,那還能不盡心麼。
扭頭就對夏曉蘭說:“你不是學建築的,裝修也算建築,舅舅這院子就交給你了。”
開學還不到倆月呢,夏曉蘭也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。不過她這個半吊子從前也給康偉和邵光榮家設計過裝修,還有鵬城市政府招待所的方案,七井村的房子也是她和龔洋合作的,真要讓夏曉蘭上場她也不怕。
華清建築系有那麼多厲害的老師,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請教呗。
學以緻用,多搞點實踐,比她總是畫線條強。
當然,基本功也是要練的,夏曉蘭高高興興接受了劉勇的托付,哪天她得過來把小院兒的面積和戶型仔細量一量。
劉勇也是把房子摸了又摸,這要和他家鳳梅一說,驚喜可太大了!
就是一家人還不能往京城搬,劉勇要在鵬城做生意,李鳳梅則離不開商都的服裝店。
也不急,這邊房子慢慢修整,賺錢也有空閑的時候,他兒子劉子濤現在還念小學一年級,再有個四五年光景,劉子濤上初中前,劉勇發誓自己一定要把家給安在京城!
可憐他爹媽走得早,也沒想到他能有今天這出息,逃荒到豫南省七井村的老劉家,日子真是越過越紅火,還能把家給搬到京城來。
将來像曉蘭說的那樣,再把戶口也改了,劉勇覺得這輩子也算混個人樣,讓劉家在京城紮根,死了也有顔面見泉下的列祖列宗嘛。
“走,你再帶我去看看你說的什刹海的院子。”
他的房倒是買了,外甥女的還沒落實呢。劉勇都來京城一趟了,肯定要順便看看。
對方要真是不願意讓步,他就做主給添點錢……哎,錢這東西花完了再賺嘛,伍行長不是主動要貸款給他麼,劉勇現在還挺有底氣。
……
遠在香港的夏大軍,好像也忽然有了底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