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(第6頁)

這是康偉性格幹得出來的事兒嗎?

原來在80年代,真是人人都富有文學氣息。

夏曉蘭忍不住追問:“然後呢?”

康偉憋紅了臉,“沒有然後了。”

然後雨停了,姑娘走了,他連名字都沒有問,這種事讓他怎麼好意思說!

夏曉蘭隻當康偉在說笑話。

就算是真的,康偉也沒有時間處對象,11月中旬,康偉又得往鵬城跑。

當初說好了生意是大家的,不能讓白珍珠一個女同志自己忙活,建材店的生意竟有點起來的架勢,聽說天宸的劉老闆介紹了不少生意。

劉勇也火急火燎的,不敢再繼續呆在京城。

走的時候,他是拿着伍行長給批的20萬貸款走的。

轉手就買了2萬的國債券,也算對得起伍行長的幫忙。

伍行長巴不得夏曉蘭多找他幫幾次忙,試探着問了好幾回,除了舅舅是南方老闆,夏曉蘭可有什麼叔叔之類的。

叔叔倒是有,一個斷了手,在京城被房東趕來趕去。

另一個據說在大河村迷上了賭錢。

這兩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為伍行長眼中的優質客戶。夏曉蘭表示自己并沒有其他能買國債券的叔叔後,伍行長十分失落,“那夏同學,你最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?”

夏曉蘭認真點頭:“我要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,您能幫上忙嗎?”

伍行長一開始下意識點頭,很快意識到夏曉蘭是在說笑。

夏曉蘭沒有開玩笑,11月9号是初賽,要做的是筆試題,考場就在華清大學内。

考場上,一年級的新生寥寥無幾,主力軍團還是高年級的。

華清又不隻是教英文,俄語、德語等都可作為選修内容……教育部為什麼隻搞英語大賽,讓一些高年級的學生頗有點捶胸頓足。夏曉蘭倒是知道,未來二三十年,英語都是高考必考的科目,華國要與世界接軌,可不是要推行英語教育嗎?誰叫這時候美國最厲害,美元購買力強,要想賺外彙,不學英語學什麼呀。

還學俄語沒啥前途,強大的蘇聯到了91年的時候就該解體了,距離現在僅僅隻剩7年。

7年後,她能學一學上輩子有位商場大佬,用火車皮拉着罐頭去解體後的蘇聯,換回了4架飛機麼……這種事,想起來了,當然要馬上記在筆記本上!

503:明星效益(1更)

11月來臨,除了英語競賽,夏曉蘭還有個關心的。

商都那邊,服裝店應該上冬裝了。

陳錫良受氣歸受氣,到底也有了成功,成功把包括《大衆電影》在内的封面拿下。當紅小生周望京穿着那件制服風的羊毛大衣,海軍藍被他穿出了冷峻和潇灑,兼具男子漢硬朗的氣質。

這款大衣雖然夏曉蘭去年就賣過,真正火起來,卻是今年。藍鳳梅外面直接把雜志封面給撕下來貼在牆上,寫着“周望京”同款大衣到貨。

周望京去年的時候就火起來了,在全國都有衆多迷妹。而且他不是那種奶油小生,氣質冷峻有男人陽剛氣,迷弟也不少。

最重要是大衣穿在他身上是真好看,經濟條件允許的話,女同志們給自己老公或者對象買,也很舍得花錢。夏曉蘭知道陳錫良的動靜,一個顔色提早各訂了200件。

雜志出來一個星期,晨羽服裝廠那邊的積壓貨就被一掃而空。原本嫌貴不願意拿貨的經銷商,現在追着何從生要大衣。廠子裡一件出廠價給加了10塊,不足3萬件大衣的存貨依然很快就被提空。

陳錫良總算彌補了一下他的錯誤,他還建議何從生繼續生産這一款大衣,被何廠長果斷拒絕。何廠長怕這風氣隻是一時的,經銷商後續要是不拿貨,那生産出來仍然是負擔。陳錫良捶胸頓足,覺得錯過了賺錢的良機,他越想越覺得,不要單純批發,要搞自己的品牌才是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