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特别标準的三進院子,前院淺,進門就是‘倒座’,古時候能當門房,能兼客房、客廳,有客人來都不會進内院的,因為内院住的是女眷嘛……進了垂花門,就是内院,中軸線上的事正方,兩側為東、西廂房,正房兩側稍微低矮的兩間小房子叫‘耳房’,就像小耳朵一樣挂在正方兩邊,最後面是‘後罩房’,以前的仆役能住,能貯藏,也能當廚房用……我是不是說太多了?”
其實還沒學到東方古建築,是夏曉蘭自己感興趣去圖書館查的資料。
周誠眼睛含笑:“你真的很喜歡這院子,那就買下吧。”
不止是喜歡這四合院,還挺喜歡“建築”,周誠喜歡他媳婦這樣懂得多,說話有内涵。
周誠也覺得這房子挑不出毛病,有伍行長幫忙還價,最終雙方都退了一步,議定房價88000元。
把定金預付了,這院子基本就算屬于夏曉蘭了。
她這也算在首都買上了房,自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,周誠直接把她帶到周家二老的住所,夏曉蘭也是眉眼含笑。周家老爺子在她臉上看不出一點勉強——聽說還自己去看過周誠爸媽,行事的确一點都不小家子氣,沒有介懷周家對她和周誠處對象的态度改變。
周奶奶忍不住問:“曉蘭這是有什麼開心事?”
526:曉蘭自己買的房
知道周誠要去學院進修兩年,單位給批了假,周誠要帶夏曉蘭來看周家二老,周家其他人自然也要到的。
陸陸續續的,今天周家人也到了不少。
夏曉蘭人逢喜事精神爽,被周奶奶看出來,老太太都多大年紀了,不會再像年輕時候藏着掖着,反而很自由随心直接就問了。
夏曉蘭還不太好意思說,當着這麼多人,不成了炫耀嗎?
周誠不放過替他媳婦掙面子的機會:
“上午的時候,我陪曉蘭去買了個房,房子是她早就看好的,這下真成了她的,自然很高興。”
買了個房?
誰買了個房?
周誠大伯母忍不住,“你們這麼早就要操心結婚的住處了,現在買房也太早了點,曉蘭不是大學生嘛,等工作後單位肯定會優先分房。”
單位當然會分房,卻是按資排輩慢慢等的。
住房資源好的單位,可能會分個小兩室,資源不好的,也就分個一室。
84年的時候,誰都關心住房問題,特别是城裡人,沒人會嫌棄自己的住房太過寬敞,都覺得緊巴巴不夠住。
夏曉蘭雖然考上了華清大學,要想分配到像大伯母家的那樣的住房,不知道要奮鬥多少年呢。
都說大學畢業就成了國家幹部,那幹部和幹部還是有差别的,要不怎麼有“高幹”的說法。到了高級幹部這一級别,國家分配的房子就不擁擠了,像周老爺子和周奶奶住的地方,那是拿着錢都租不到。
周誠大伯母的意思,夏曉蘭和周誠還沒到結婚的時候,就這麼着急撺掇着周誠買房呢?
安安分分等分房不行麼,誰不是這樣過來的,就算是周家人,在這方面也沒有什麼特權。在工作上表現好,有本事,自然能先分到房。本事特别大,分到的房子就比别人寬敞。
周誠大伯母為什麼有點小心眼,還不是周國斌的職務比她男人周文邦高了兩級。
周家人的居住條件,最好的肯定是周家二老。
順着數下來,就是周誠家。
周誠家的房子本來就很好,就算周誠結婚後,也不需要在外面住。大伯母是不挑刺心裡不舒服,你說她心有多壞也不算,就是要給周誠家找點麻煩——婆媳之間本來就容易有矛盾,大伯母是給關慧蛾找不痛快呢,兒子還沒結婚,就被未來兒媳婦撺掇的單過,哪個婆婆心裡會高興!
周誠對大伯母的小肚雞腸心知肚明。
關慧蛾也心知肚明,懶得搭理大嫂,她幹脆到廚房去幫忙。心裡也是挺詫異,之前說夏曉蘭自己做生意,沒想到這就在京城買上房。一心兩用,生意還能做這麼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