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慧蛾是想多了解下夏曉蘭,又不是要挖夏曉蘭有多少家底,知道的差不多就行,還能問夏曉蘭每月能賺多少錢麼。不過隻大概了解下,也知道夏曉蘭并不缺錢。
關慧蛾轉了話題,夏曉蘭也不用繼續糾結,順勢就說起和湯宏恩認識的經過。
這經過她曾經在季江源面前說過,倒也變動不大。
“……那時候也不知道湯叔叔是市長,他特别有氣勢,把人販子吓跑了。後來再去鵬城,就遇上湯叔叔了,沒想到湯叔叔還記得我。”
送特産這種事兒,在關慧蛾面前說挺不好意思的,夏曉蘭直接跳過。
不過說起認識湯宏恩的經過,就要解釋自己出遠門的原因。關慧蛾也是服氣:“你家裡放心讓你一個人去羊城拿貨?”
夏曉蘭長得這麼漂亮,家長的心也太大了吧,就不怕夏曉蘭出門遇到什麼危險?
也的确不太平呀,火車上都遇到人販子了,再機靈的人,第一次出門不見得有對付人販子的經驗,要沒有湯宏恩幫忙,夏曉蘭指不定怎麼呢!
“不放心也沒辦法,您也知道,我父母離婚了,我和夏家那邊的親戚都沒有往來,我媽這邊又隻有個舅舅能幫上忙,當時我舅舅也出門賺錢去了,我媽就是個農村婦女,一輩子都沒出過省。”
而且劉芬當時也要每天跑去拉油渣賣。
光騎車到商都就要花兩個多小時,載着幾百斤的油渣一路颠在鄉下的路上,劉芬瘦瘦小小的身材,是真的很辛苦。
夏曉蘭說起這些時,也覺得像是昨天的事兒。
當時是真的察覺不到辛苦,每天都特别有動力,不管她還是劉芬,都忙着埋頭賺錢改善生活,母女倆誰都沒空去矯情。
現在提起來,夏曉蘭也不覺得苦,她覺得有成就感。不坑蒙拐騙,靠着低買高賣,把握住市場的需求,她真的做到了自己帶着她媽離開夏家時說過的話。她讓劉芬相信她,會帶着劉芬過上好日子,現在起碼母女倆過得不比夏家任何一個人差!
夏曉蘭說起來無所謂,關慧蛾受的觸動不小。
之前覺得夏曉蘭太強勢,一點也沒有女孩子的柔軟,進取心太強,以後可能不滿足當周誠的賢内助。
但真正靜下心來和夏曉蘭聊天,關慧蛾又能理解這種強勢——農村的女孩兒想要改變命運真的太不容易了,夏曉蘭要是不用盡全力去拼,根本不可能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。
夏曉蘭能坐在周家客廳的沙發上,和關慧蛾語氣輕松的聊天,而不是戰戰兢兢的讨好關慧蛾,以求能踏進周家的門,這份底氣和自信,是夏曉蘭自己打拼來的!
562:誰說周家不認可?(3更)
人要是能将心比心,懂得換位思考,人與人的相處就會和諧很多!
要沒有這次的事,關慧蛾也不會靜下心去問夏曉蘭這些事。
仔細想想,夏曉蘭要是沒有這份進取心,周誠領回家的,就不會是一個經濟獨立的高考狀元。而是一個除了長得漂亮,農村戶口,家裡窮,父母婚姻破裂,寄居在舅舅家的夏曉蘭。這樣的夏曉蘭别說自信了,畏畏縮縮,小家子氣,這還是關慧蛾往好的地方想。
更不好的地方,是越是條件差,越是充滿算計,因為除了仗着美貌死死抓住周誠嫁入周家,夏曉蘭找不到其他改變命運的方法——真要是這樣,夏曉蘭自然會伏小做低的讨好周家人,關慧蛾覺得現在的夏曉蘭性格太強,可周誠真要找個軟骨頭的“小可憐”回家,第一個要瘋的就是關慧蛾!
夏曉蘭要是家庭背景好些,性格會平和許多。
這不是沒那運氣麼,出身在農村,隻能憋着勁兒拼命努力,不成功前不敢松懈,永遠都保持着很強的進取心。
關慧蛾心情複雜了,這就是收了夏曉蘭一件鴨絨服,自己要不要變得這麼快?
所謂吃人嘴軟、拿人手短,說的就是她這種情況了!
兩人聊天一直沒冷場,關慧蛾也暗暗心驚。
夏曉蘭懂得真不少,别管關慧蛾說什麼話題,夏曉蘭都能接上兩句。不是逢迎拍馬那種奉承,也不是侃侃而談,就是特别随意說幾句,都說在了點子上。
這瞧着,真的不像是農村家庭養大的姑娘。
倒不是關慧蛾瞧不起夏曉蘭是農村戶口,這是沒辦法否定的事實,寒門難出貴子,偶爾有腦袋聰明靠念書取得成功的,也沒有那條件去學更多的東西,綜合上要差些。因為城裡小孩兒從小就有的教育環境,在農村并沒有,關慧蛾年輕時候就能學俄語,可夏曉蘭生活的鄉下,能找出一個會說俄語的人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