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(第4頁)

“我不會對季家做什麼了,江源會留在華清繼續上學。不過季雅也不要想出國,兩個條件你們隻能做到一個,那我們的和解,自然隻能達成一半——畢竟,将來季雅還要去長安街道歉,到時候她不回國,誰也拿她沒辦法不是嗎?”

季雅臉色鐵青,湯宏恩的意思,她将來會賴賬呗。

湯宏恩根本不願意和她多說話,也不管季家會不會高興,拍了拍季江源的肩膀:

“早點回去上課,學業是不能耽誤的。”

季江源心情沉重,仍然點點頭,這整件事,既有湯宏恩和季雅十幾年前離婚時埋下矛盾隐患,也因巧合而把本來無辜的夏曉蘭卷入……說到底和季江源不夠強勢也有關系,在發生沖突時,他習慣性忍讓季雅,長年累月的,母子間的相處模式可一點都不美式,他說的話在季雅面前不管用!

說完這話,湯宏恩就把季家人丢下和夏曉蘭三人離開,最搞笑就是于奶奶,走到門口了又回頭說了句:“你們可千萬給季淮辛留點臉面,說過的話要算話,說是長安街,那就不能換成别的地方!”

長安街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、最寬的街道,也是華國最重要的一條街道之一,被譽為“神州第一街”,作為京城的東西軸線,它的中點就是天安門。十裡長街送總理,‘十裡長街’就是長安街,建國門到複興門之間有十來裡的距離,季雅要舉着牌子走完,也不輕松啊!

這話從于奶奶嘴裡說出來,季林連屁都不敢放一個。

過了很久,季林才打破沉默。

“江源,如果你是因為怕你爸找我們麻煩才想留在國内,不必如此。”

“不,舅舅,是我自己想留在國内。”

季江源想留在國内,季雅可一點都不想。

她在美國也算有小小的産業,在國内有什麼?享受過發達國家的生活便利,季雅對華國的現狀很不滿意。改革開放的才提出來幾年,變化最大的不是京城,而是沿海幾個城市,季雅還沒有感受過。在她看來,她去美國12年,國内的環境根本沒一點變化。

除了買米買肉不要“票”了,其他差别不大。

但季雅何時操心過買米買肉這樣的俗事!

“我不同意留在國内,我要和喬治回美國!”

湯宏恩簡直是耍人,說是和解,把江源給拉攏了過去,卻仍然不同意她離境,隻是同意不再對付季家而已。季雅現在對親兒子也很失望,連看都不想看季江源一眼,覺得自己對季江源的一腔母愛被辜負了。

“你稍微安分幾天不行嗎?是不是還嫌季家的麻煩不夠多!”

就算要回美國,也不用和湯宏恩對着幹,耐心等等,風頭過去就好了。

季林也心力憔悴。

于奶奶的事兒他還不知道怎麼辦呢。

季家确實欠于奶奶的人情沒還,老爺子都入土為安,現在于奶奶要是對外講點什麼,季家的處境簡直更糟糕。老爺子雖然去世,北平上學時的同學還有活着呢,不說别人,老爺子和甯彥凡相交幾十年,最初也是同學才有的來往!

甯彥凡肯定認識于奶奶。

季林頭痛欲裂,季雅還不依不饒的要作,季林也沒有了耐心。

……

夏曉蘭是走了,駐京辦的包廂裡,季家是一地雞毛。

湯宏恩知道夏曉蘭生氣呢,開始還沒牽連到季江源,現在都說了和季江源也不想做朋友。湯宏恩坐上副駕駛座,“我送你們回去,今天這事我沒辦好。”

不是湯宏恩的錯,他就是太高估季家人了。

季家人比想的更笨。

季家覺得不用向夏曉蘭道歉,是想着和他和解後,借勢去承擔周家的壓力吧。夏曉蘭這姑娘倔,心氣高,不要最後的協商妥協,想讓季家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……這倒是給了季家喘息的時間。

湯宏恩說季家笨,是季家不會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