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水街是80年才有的,街道的年齡小,滿打滿算現在才5年時間,那裡是使館和外交公寓,住戶零零散散的,商鋪也零零散散,遠沒有眼下的西單熱鬧。
“那地方開店,能賺錢嗎?”
伍行長不是多管閑事,他總算開始稍微擔心起還沒有貸出去的20萬。
夏曉蘭能拿到手是18萬,還有2萬是買了國債券的,但她要還的仍然是20萬的本金和利息。
“應該能,選址這種事還得看運氣。”
夏曉蘭說的神神秘秘的,伍行長十分無語。
其實夏曉蘭是知道秀水街要不了兩年就會翻身,那裡會成為中外遊客到京城必去的一個“景點”,和長城、天安門一樣,到了京城不去秀水街逛逛,和秀水街坑人不償命的老闆們砍砍價,哪裡算到過京城嘛。
有人稱秀水街是“用改革開放的剪刀裁剪出來的21世紀清明上河圖”,可想而知有多熱鬧!
秀水街不僅賣各種服飾,還有絲綢、茶葉、瓷器等華國特色文化商品。處在使館區,很容易遇到外國顧客,好多攤位的老闆會宰客……夏曉蘭倒沒有這個想法,定價稍微貴點行,賣點帶華國文化特色的商品可以吸引外國友人,專門宰客就不必了,外國人也不傻,被宰過一次,想讓他們長期掏錢買東西就不好辦了。
秀水街現在已經比80年剛建設那會兒熱鬧了,伍行長這次找店鋪倒是很快,銀行放款也快,貸款和店鋪基本上是一塊兒到手的。
夏曉蘭忙的飛起,低息不是沒有利息,錢到手一天,就算一天的利息。
什麼杜少爺杜老爺的,夏曉蘭根本沒空去理會。
……
周誠的人生沒什麼大挫折。
會投胎沒辦法,小時候周誠就有保姆帶,别的小孩兒吃玉米糊糊是美味,周誠喝的是奶粉。
以周國斌和關慧蛾的工資,周誠這個唯一的兒子,也不太可能吃苦。
再說了,周家二老也會時不時的補貼,那時候周老爺子的工資最高,兒女都跟着沾光。周老爺子比較欣慰的是,兩兒兩女都沒有遊手好閑的,不說個個都成氣候吧,靠工作養活自己沒問題。
所以周家二老的補貼,更多是貼第三代。
不僅是周誠,連覺得爺爺奶奶偏心的周怡,小時候也是享受過二老補貼的。
那些補貼,就是讓周誠和周怡等小輩沒有虧過肚皮,周老爺子堂堂一個領導幹部,也就隻能做點這些,在那個年月已經很了不起。20年前,絕對是比現在更窮,餓肚子的人多,能吃飽的就是幸福。
周誠的第一個挫折,是從前線回來後,他提幹晉升,自有人看不慣他,他和潘保華走的太近,潘保華為了報仇把對方緻殘,最終不得不提前退了。潘保華一走,别人也看不慣周誠,就在演習時給周誠下絆子。
周誠的處理方式有點激進,雙方鬧得不可開交,單位上是各打五十大闆,就要處分周誠。
周誠工作幾年的假期都沒用過,幹脆休了長假。
就是這休假期間,他遇到了夏曉蘭。
當然,那個處分最終不了了之。
第二個挫折就是和方士忠鬧矛盾的那次,把周誠的積極勢頭給打斷了。為此,他不得不到陸院進修兩年,淡化不好的影響,順便彌補自己欠缺的文化知識!
第三次,就是前一天抓走私份子立了功,後面就被懷疑是和走私團夥勾結,被隔離審查了!
審查又不是不給周誠飯吃,一日三餐照常供應,就是不能和别人交流。
别人在出任務,他在駐地閑的沒事兒幹。
周誠隻能申請給他找幾本書。
不是要學習文化知識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