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(第6頁)

杜兆輝還不至于因此激動的跳起來,他把打火機在指尖甩出一個漂亮的弧度,漫不經心的點燃一根煙,吞雲吐霧:

“夏小姐,對你的預測,我還是很期待的。”

……

小王把夏曉蘭送到招待所,又替夏曉蘭開好房間,特别給招待所打了招呼,注意下夏曉蘭的安全,辦完了這些事小王才走。

夏曉蘭現在才真正冷靜下來,想想剛才杜兆輝的舉動,就是試探她罷了。

唉,害她白激動一場,當着小王的面,杜兆輝的合作條件,她怎麼都不可能同意。如果杜兆輝真的要替她

處理掉夏子毓,選擇的地方不會在大街上。

香港佬果然奸詐,很難對付。

幸好杜兆輝此時并不算她的生意對手,兩人算是因為夏大軍才扯上了關系,車禍反而是意外。

和杜兆輝打了幾次交道,夏曉蘭也在琢磨這人的性格,看似肆無忌憚,其實精明無比。惹得起的人,杜兆輝就拼命踩,把普通人當蝼蟻對待;惹不起的人杜兆輝就會小心收斂嚣張,僞裝成風度翩翩的豪門小開。

呵呵,這種人之前還嚣張,後來能向康偉道歉,本也不存在節操,指望他記着一個保镖的恩情,殚精竭慮的向夏大軍報恩?

有什麼好報恩的,對杜兆輝來說是花錢買别人的保護,付錢的服務,享受的理所應當。

夏子毓和杜兆輝湊在一起,如果給不出杜兆輝想要的好處,那也不足為慮。

夏曉蘭慢慢把思緒捋清楚,夜裡才能睡着覺。不知道陳錫良北上的結果如何,真能說服春晚的演員或女主持人穿上Luna的版樣,那就是撞了大運。不能說服也沒關系,反正Luna是草創,再積蓄兩年也行。

夏曉蘭是做多手打算,睡着之前她總覺得自己忘了一件什麼事兒。

第二天早上劉勇從京城飛過來,甥舅兩個在建材店裡彙合,夏曉蘭徹底把模糊的記憶抛在腦後。

“舅舅,您應該租一個辦公室了。”

遠輝的業務發展的挺好,劉勇連正經的辦公室都沒有個,和客戶談業務要不在招待所,要不在建材店,劉勇租的平房又破又舊,根本拿不出手嘛。

“曉蘭說租一個就租一個!”

劉勇太瘦了,臉上也沒有什麼脂肪,笑起來眼角的紋路明顯,但每條皺紋裡都透漏着喜悅。因為劉勇的裝修公司搞了一年,的确是賺到錢了的。

大頭當然是市政府招待所賺的那十多萬,不過劉勇分了一半的利潤給夏曉蘭,他自己隻剩下幾萬塊。

就算如此,那一筆賺的錢,基本可以填平買京城的四合院和入股建材店。

劉勇一盤完賬,笑的眉不見眼,招待所之後接的工程雖然零碎,架不住加起來數量多,有李棟梁和葛劍幫忙,收尾款也挺順利。還有伍行長主動提供貸款,這一年劉勇的事業真是高速發展。

他提前到銀行取了現金,挨個給工人發工資,大部分工人一個月出工都超過了25天,搞這行的工資都不是月薪制度,幹多少活拿多少錢。鵬城這邊工資高,技術好的大工能拿18元天,也就說在遠輝幹活,一個月30天都幹滿,最高工資能拿540元。

這比去外資工廠上班賺的還多!

當然,現在遠輝的工人,能拿這個級别工資的寥寥無幾,一個月都不休息一天也不可能,普遍收入在300-400元之間。平時可以預支薪水,大頭要放到年底發,劉勇不是想當黑心老闆,工人的流動性大,如果真的是日結,他沒辦法保證工程的進度,領了錢隔天就不開工的人不少,總要有點規章制度。

有事想辭工,也要提前半個月說,讓遠輝招到新人才行。

這就導緻了發工資的場面還挺震撼的,比如從商都跟着劉勇過來的工人,一次性領了3000多元的工資。劉勇發一個錢,夏曉蘭就在本子上勾一筆,上工多少天,不僅劉勇手裡有記錄,工人其實也心裡有數,這些賬可是夏曉蘭幫忙整理出來的。

給那些工人的工資就發了有6萬多,包括每個人都有的100元過年紅包。

李棟梁和葛劍則是另算,這倆人是劉勇的副手,讓他們單獨管個小工程都沒問題,辦事兒也盡心盡力,劉勇給兩人開的是固定月工資,他倆的年終紅包可要比普通工人多。

“曉蘭,我想先還銀行10萬,欠着錢我心裡不安生,老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