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鳳梅把陳大嫂拽進屋裡去,說了半天話陳大嫂才出來,夏曉蘭留她吃晚飯都不肯。夏曉蘭覺得陳大嫂的臉色不太好,“陳嬸娘是咋回事?”
“沒啥事兒啊!”
李鳳梅一臉無辜。
劉芬這個老黃牛回老家也閑不住到處收拾,一點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。
于奶奶放下飯碗啧啧兩聲,“大過年的,跑别人家裡掉臉子,不愧是村長家的媳婦。”
過年都是高高興興的,于奶奶就覺得陳大嫂有毛病。她聽說陳村長幫了夏曉蘭和劉芬不少,夏曉蘭最記情的一個人,隻怕别人幫她三分,她會還七分,絕不會讓村長家吃虧。
如果是這樣,陳大嫂就挺不知道好歹的,敢情給劉芬說親事,在李鳳梅那裡被拒絕了,還掉臉子啊?
今天收拾屋子就夠累的,劉勇家也沒開火,一牆之隔,全在夏曉蘭家吃飯。
劉勇端着碗左右看看,好像大家都知道發生了啥事兒,隻有他和阿芬不曉得呢!
“都吃飯,吃完了說。”
肉是從城裡帶回來的,土豆蘿蔔這樣的蔬菜是左鄰右舍送的。
劉勇準備明天去縣城轉一圈,年貨還不太夠,安慶縣不知道還能不能買到肉,要不行隻能在村裡買點雞鴨鵝等家禽對付着。
“不是還有湯叔叔送的海鮮幹貨嗎?過年吃那個也行。”
也對,還有湯市長送的幹貨,到了商都夏曉蘭就把東西分成兩份了。李鳳梅為難:“我不會做那些東西……”
劉芬也不會做。
豫南是中原地區,本來也不産海鮮,鄉下的農民對海鮮的唯一認知就是“海帶”,要不是跟着夏曉蘭進城生活,誰都沒吃過海鮮。
吃過也沒用,會吃不會做,特别是幹貨,她們不知道怎麼泡發處理。
家有一老如有一寶,幸好還有于奶奶在,水裡遊的,天上飛的,地上跑的,于奶奶沒吃過的大概不多。
“這幹鮑還行,現在先用幹淨水泡着,一天換兩次水,到了除夕晚上差不多能用了。”
鮑魚怎麼做,海參怎麼做,于奶奶都能說得頭頭是道。
夏曉蘭就不行了,讓她嘗味道還差不多。
吃飯完,把幹貨泡上,一家人就能坐下來圍着火爐閑聊。從省城到鄉下,折騰了半天,劉子濤年紀小吃了飯就睡覺去了,醒着的人都能聽李鳳梅說的話題,她張口就直截了當:
“阿芬,今天陳大嫂是來做媒的,你想過自己以後要找個啥樣的男人不?”
劉芬毫無心理準備,一下就被李鳳梅給問的愣住了。
找男人?
她為啥要找男人,曉蘭到哪裡,她跟到哪裡。她不像以前那樣沒用,現在能幫曉蘭的忙,開店啥的她也在學。以後曉蘭結婚生子,她在身邊才能照顧着,劉芬從來沒想過要和女兒長久分開。
再婚,那就是嫁到了别的男人家。
那還咋照顧她閨女!
“大嫂,我、我沒準備再找……”
她有點驚慌,怕曉蘭亂想,扭頭卻見夏曉蘭眼神澄清,笑着看她。劉芬慌張的心一下子平複了,她知道曉蘭不會嫌她是累贅,就算她不打算再嫁,也還有閨女能依靠。
劉勇也覺得,找不找男人啥的,不是個事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