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(第7頁)

對關慧蛾和周國斌來說,劉芬這樣沒心眼的,簡單交談一會兒就能看透……沒有啥壞心思的人,真的是農村婦女,卻不是想着不勞而獲,指望着女兒嫁得好,要靠女婿養的那種丈母娘。

生怕周家誤會,話裡話外都在表示,能自己養自己,以後不會給夏曉蘭和周誠的小家庭添麻煩。

拖累女婿是不可能的,劉芬的意思,她是要拼命賺錢補貼女兒女婿的。

搞得關慧蛾很不好意思,到底是哪裡來的誤會,感覺她兒子周誠養不起家,還要靠丈母娘奉獻?

不過這正說明劉芬是個實在人,關慧蛾和周國斌都輕松。

“哪能讓你那麼辛苦,那都是周誠的責任。周誠要是養不起家,我和他爸還能幫襯的。”

夏曉蘭家經濟條件是真不差。

親眼見到這院子就知道,沒有幾萬塊買不到手。

周誠要是不幹那些亂七八糟的生意了,單靠工資,收入還真有點少,不能保證夏曉蘭現在的生活标準不降低。關慧蛾不能讓兒子真的吃丈母娘家的軟飯,将來要結婚肯定是男方花大頭,周誠錢要是不夠,她和周國斌湊呗。

這也不丢人嘛,現在年輕人結婚成家,誰不要家裡的支援?

夏曉蘭在一旁看的很無奈,說好是第一次見面吃頓便飯,怎麼就扯到将來自己和周誠生活會成問題了?有錢的生活,沒錢的日子,夏曉蘭都能過。

哪怕再倒黴,生意全部狗帶,夏曉蘭和周誠也不可能活不下去啊!

“媽,您先别聊了,讓關阿姨和周叔叔吃飯吧,吃了飯你們慢慢聊。”

一個拼命說自己兒子還需要進步,另一個說自己女兒不會幹家務,以後多包容……沒有劍拔弩張,甚至稱得上其樂融融,這樣的家長見面,也出乎夏曉蘭的意料。

747:超水平發揮(3更)

男女雙方父母見面,其實就和男女相親是一個道理。

第一印象好了,接下來談啥都好說。

将來會不會鬧矛盾,現在可管不着,起碼現在劉芬和關慧蛾兩口子給彼此的印象都不錯。

夏曉蘭也鄭重介紹了于奶奶,隻看她的态度,關慧蛾就知道母女倆将這個老太太當親人看待。

人和人之間是講究緣分的,血緣并不能代表一切,這就是母女倆和于奶奶的緣分呗。

“真是謝謝您呐,這麼照顧曉蘭她們。”

于奶奶才不會在這種關鍵時刻掉鍊子,也客客氣氣和關慧蛾說話,“是我該謝她們。”

飯菜都上齊了,關慧蛾瞧着就知道這些菜老費心思,誰家沒事兒在家吃鮑魚海參的,這些菜在家拾掇挺麻煩,關慧蛾嘗每個菜都說好吃:

“我沒有這手藝,慚愧的很,周誠從小沒吃過幾次我做的飯。”

關慧蛾自曝其短,她都不會做飯,當然不會挑剔夏曉蘭。有的女人是賢妻良母型,有的女同志大部分心思都幹事業去了,還有極少部分女人能兩者兼顧,關慧蛾自認不是那極少數,在工作上投入精力,用在生活的精力就會相應減少。

最開始,怕夏曉蘭是心機女孩兒,攀着周誠就不放手。

後來又覺得夏曉蘭太剛強,知道事業心太強的女同志不可能在家洗手作羹湯,關慧蛾的心理變化也很有意思了。

現在?

現在她做不了主啊,關慧蛾管不了兒子,連自己都不太管得住,中肯的說,連她都會忍不住喜歡夏曉蘭,難怪她兒子會喜歡。

劉芬就想起來周誠那次到商都,還下廚呢。

那時候劉芬比較慌,認為不該周誠做飯……後來被于奶奶洗腦久了,劉芬都忘記當初的想法了!劉芬雖然沒同意湯宏恩,還記得湯宏恩說的話,女同志下廚,男同志就要洗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