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(第3頁)

她拿着紙條,覺得自己多半要辜負凱瑟琳的好意。

是否留學,夏曉蘭還沒決定。

就算要留學,為了方便替于奶奶找兒子,夏曉蘭也會選擇美國,去英國的幾率很小。

盡管英國大學的建築專業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,夏曉蘭把凱瑟琳的聯系方式揣在兜裡,一轉頭,兩個店員都一臉敬畏看着她。

“王琳,你們這是怎麼了?”

“夏總,您的英文真好,每次有外賓,都能很容易把衣服賣出去,不像我們,全靠手比劃。”

夏曉蘭覺得甯雪是學神,可在普通人眼裡,她這個學霸也不摻假。

王琳的口氣很豔羨,夏曉蘭笑了:“你們也可以學英文,多掌握一門外語任何時候都有用,短期說是方便你們和外賓客人溝通,能多賣出衣服,提升自己的業績。長遠去看,可以幫助你們職業生涯的晉升。”

真正意義上的鐵飯碗不多,哪怕現在看着是鐵飯碗的國企職工,将來都有下崗的危機。

當服裝店的售貨員是吃青春飯,20歲能賣衣服,30歲也能賣。

可到了四五十歲,還是最基層的售貨員,在夏曉蘭來看就是不求上進。

“夏總,我們能學英文?”

夏曉蘭反問:“你們為啥不能學?我不怕你們拿高提成,不怕你們變優秀了會辭工,我個人希望你們能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,會不會英文,隻是其中一項。”

追着夏曉蘭問話的,隻有王琳。

另一個店員就沒多大興趣,同樣的起點,一個有進取心,另一個居安不思危,人生的分水嶺,說不定從這時候就埋下了。

夏曉蘭見王琳是真的想學英文,把自己以前交給陳慶的那套方法,告訴了王琳,還送了王琳一本詞典和兩盤磁帶。

“語言學習,就是累積。不知道基礎的詞彙,說什麼語法都是異端,你比别人的學習環境更得天獨厚,這裡是秀水街,經常會有外賓來店裡,你說這是多好的學習機會?”

不貪多,一天10個單詞,一年也是三千多個單詞。

簡單的日常對話,這個詞彙量已經足夠。

夏曉蘭讓王琳有不懂的地方,隻管問她。

但王琳也要自己用功,夏曉蘭不可能從26個字母,從元音輔音開始教,她是王琳的老闆,不是王琳的老師!

别人沒有任何義務,能白白傳授給人知識。

古代的大儒教學生都要收束脩,夏曉蘭在學校第二次接到甯雪的邀請,她就知道自己必須正式上甯家去一趟了——甯老是什麼意思呀,一直讓甯雪指導她。

老先生可以不明說,夏曉蘭這個享受了好處的,總不能繼續裝傻。

“你呀,就是想太多,有時候謹慎太過。”

聽說夏曉蘭準備提着禮物上甯家,于奶奶嘀咕了兩句。

夏曉蘭想起來凱瑟琳老師說的,“對了,我在店裡碰見英語競賽的評委老師了,她告訴我30号電視台要放決賽現場的錄像。”

“30号,就是明晚!”

4月将至,還能賣一個多月春裝,劉芬本來決定再去羊城跑一趟,換幾個款,也自己選一些新款式,聞言馬上決定要把電視節目看完了走,要不在火車上,她就錯過了!

“您不用這麼急,我是第17個出場的,第一期節目裡不一定有我。”

劉芬不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