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(第4頁)

但這車太秀氣了,劉勇覺得不适合自己。

他個子不高,不代表内心不爺們兒,是男人就要開線條硬朗的車。像康偉那種吉普212他就挺滿意,4萬塊錢,劉勇也掏得起。銀行的貸款過完年先還了10萬,他手上必須要留着一部分流動資金,讓劉勇掏幾萬塊錢來,他有點舍不得。

在鵬城做生意的不僅是他一個。

賺到錢的,也不是個個都先享受。

隻有那種錢來的特别快的,比如幹走私的,賺到錢現在不花,以後有沒有機會花都不知道,真是花起來把錢當紙在用。像劉勇這種小老闆,倒是大部分把賺到的錢都繼續投入到生意中,想着繼續擴大規模——有兩個錢就嘚瑟的,哪怕現在成了萬元戶,大概也富不了幾年。

心裡舍不得,到底是羨慕:

“曉蘭,這車花了多少錢?”

“王哥一起去的,花的錢不多,隻要了8萬。”

龔洋一激動,腦袋差點撞車頂上。

“這麼貴!”

夏曉蘭搖頭,“一點都不貴,要在别人手裡買,這車恐怕得20萬以上。”

人均月工資不超過100元,一輛進口車動辄二三十萬,隻有在80年代才能發生。車就不是提供給私人使用的,改革開放幾年,催生不少有錢的個體戶。

但哪怕再過10年,90年代中期,汽車對普通家庭來說仍然是昂貴的奢侈品,夏曉蘭記得95年她高考結束,到一家店裡打零工,老闆提回來一輛奧拓車,頗為炫耀的告訴她花了7萬……95年,買一輛奧拓車都花7萬,有這錢幹點啥不好呀。

千禧年後,人們的收入漲了,一些車的價錢反而降了。

龔洋聽說這車能賣20萬以上,頓時又覺得8萬塊買下來确實很劃算。

劉勇連4萬都舍不得掏,别說8萬。

摸摸屁股下的車椅子,過過幹瘾罷了。

夏曉蘭開車很穩,橫沖直撞的事在她身上就不可能發生,命比時間重要,哪怕生意談不攏,隻要有人在,了不起重頭再來呗。等到了市政府招待所,正好卡着點。

站在包廂外面,還差5分鐘是十二點半。

包廂的門虛掩着,東豐控股的負責人還比他們先到。夏曉蘭推開門,劉勇走在前面,她和龔洋跟在後面。

包廂裡有兩個男人,一個中年人,一個年輕人。

劉勇以為中年人是負責的,年輕人卻站起來:

“遠輝的劉老闆是吧,你好,我是霍沉舟。”

他站起來和劉勇握手,把劉勇唬的一愣一愣的。無他,霍沉舟實在太年輕了!

當然,生意場上的年輕人不僅霍沉舟一個,像杜兆輝也年輕,手裡掌握的是上億的資本。

但香港的情況不一樣,杜兆輝是家裡累積的财富夠多。

“霍經理,你好你好,沒想到霍經理這麼年輕有為!”

劉勇這種快40歲才開始上進的人,看到年紀輕輕當了經理的霍沉舟,到底是有點心虛。轉念一想,自己不厲害,外甥女曉蘭卻是極厲害的,他怕啥!

有了這想法,劉勇就比較坦然了。

彼此簡單介紹兩句,霍沉舟是那種習慣了控場的人:

“劉老闆,我讓服務員過一個小時再上菜沒關系吧?我覺得把正事談完了,我們再吃飯會更好,劉老闆覺得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