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說她父母不認識幾個字,有事都是楊永紅弟弟妹妹代筆。
楊永紅心裡也着急,還不會是家裡出了啥事兒,要是沒看見信耽誤了,豈不是一輩子的遺憾?手忙腳亂的拆開信,楊永紅臉上浮現了喜色,過一會兒又犯了愁。
“老大,咋回事了,真是家裡出了啥事兒?”
楊永紅歎了口氣,“我弟今年20歲,家裡要給他定親,女方是鎮上的中學老師,我過年那會兒見過一面,瞧着還行,也沒嫌我家窮。”
楊永紅複讀了三年才考上華清大學,開學那會兒大家比過年齡,她今年23歲,比她弟弟大三歲。
20歲的男青年,在鄉下是該說親了。
不是所有男人都是越大越吃香,在城裡還能說先拼事業,在農村有啥好拼的,年紀大的男青年沒結婚,隻能是一個原因:窮的沒錢娶媳婦!
好好一件喜事,楊永紅卻歎氣,夏曉蘭就猜是經濟上有壓力。
“老大,是不是錢不趁手?”
楊永紅撓腦袋:
“可不是麼!女方家裡要四大件,還要200塊錢,給女方家的哥哥結婚用。”
錢的事先不說,四大件并不是很過分,要說70年代沒有農村家庭能掏出這些東西,到了85年的眼下,分田到戶讓部分農村家庭日子好過不少,自己養雞養豬也沒有數量限制,一些家庭也慢慢攢下了家底。
但楊永紅家不一樣,她家是特别窮的。
城裡有些地方,已經興起了新的四大件:黑白電視機、電冰箱、石英手表、收錄機。
要把這些東西都置辦全,起碼要3000塊。
夏曉蘭估摸着,楊永紅未來弟妹家,要的是老四大件。
手表、縫紉機、自行車和收音機。
這些東西加起來倒不算貴,不會超過800元。當然,夏曉蘭覺得不貴,楊永紅家裡掏不出這錢有啥辦法。
“老大,還缺口多少——”
楊永紅打斷夏曉蘭的話,“曉蘭,我不找你借錢,我想問問你,店裡還招不招人賣衣服了?”
都說大學生是天之驕子,能考上華清大學的,更是讓四裡八鄉都羨慕。楊永紅知道,要不是她考得好,鎮上當老師的女方也瞧不上她高中畢業在家務農的弟弟。楊永紅的弟弟去年也過了專科線,按說還能繼續念,但楊家缺勞動力,專科和楊永紅考的華清大學比起來份量太低,她弟弟自己堅持不複讀,回家務農去了。
這些事,楊永紅都沒在寝室說過。她家裡窮,楊永紅卻有自尊心,不願意賣苦,聽出夏曉蘭有主動借錢的意思,楊永紅趕緊拒絕了。
借錢不需要,如果曉蘭家服裝店還招人的話,楊永紅想自己去賺點工資。
夏曉蘭馬上反應過來:
“你暑假要留京城了?”
楊永紅重重點頭,“回去就幫忙幹點活,現在最重要的是幫我大弟把彩禮湊夠,曉蘭你别為難,你家店要是不缺人我就想别的辦法。”
反正她都不缺力氣,留在京城碰碰運氣,看看能不能打兩個月零工。
大學生的身份,有時候很值錢,遇到這種情況好像又沒啥了不起的,楊永紅也沒覺得自己有啥身段不能拉下!
夏曉蘭沉吟了一會兒。
“老大,服裝店就算了,你去幹這個,錢是賺了,卻浪費了兩個月時間,我知道你連放假都是手不離書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