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村家庭肯叫家裡女兒讀這麼多書的,沒把女兒當稻草不稀罕。
可要不收彩禮,家裡的兒子又咋結婚!
女方是老師,要嫁給楊傑這個待業的農村青年,是放不下以前的情分。
楊傑也是喜歡女孩兒的。
喜歡就舍不得女孩兒為難,不會說啥花言巧語勸女方不要彩禮跟着他。生米煮成熟飯這種招數,楊傑是想都沒想過的!
但他也不願意父母為難。
家裡啥條件楊傑心裡有數,他姐雖然把獎學金省下來給家裡寄回來,連還以前欠下的賬都不夠呢。父母的意思是借錢也要把四大件買了,楊傑不想家裡繼續背債,他尋思着等秋收後出門找個工作,聽他一個初中畢業當了卡車司機的同學說,南方好賺錢。
楊傑今天就是來找自己對象商量,看定親的事能不能緩幾個月。
他對象苦笑:
“楊傑,咱倆的事兒啥時候辦都行,可我哥的年紀不能等了。”
啥時候結婚是次要的。
女方家裡需要楊家的彩禮錢去操辦兒子的婚事。
楊傑對象的壓力也很大,她參加工作還不到一年呢,新教師的工資不高,她又還沒結婚,工資全給了家裡,自己沒有積蓄。
“要不,我找校長先預支半年的工資,你拿回去湊在彩禮裡……”
楊傑對象倒是替他考慮,然而楊傑知道鎮上中學的情況,不拖欠工資就不錯了,咋可能預支工資!
分手的話在喉嚨裡滾了幾回,都說不出口。
楊傑對象師專畢業後為了他回的老家,為了他拒絕了更好的親事,他隻能說自己再想想辦法。
楊永紅的電報,就是這時候到的。
楊永紅在電報裡說,讓楊傑開一張介紹信,買票去羊城,姐弟倆到羊城彙合。
“姐弟一起賺彩禮。”
楊永紅電報上這句話,楊傑反複看,小心把電報揣兜裡放好,大步往家走——這就是一家人,不分彼此,大姐為了他的婚事暑假都要去南方打零工。他不念大學也沒啥好後悔的,男的力氣總比女的強,他留在老家種地,比大姐楊永紅留在老家強。
楊傑回家把情況一說,楊家夫妻都松了一口氣。
大閨女有主意就成。
“你和人家閨女說一聲,彩禮錢咱家照給,讓她家等一等。”
楊傑點頭,“我告訴她,等到國慶節,到時候我還沒賺到彩禮錢,就不耽誤她。”
楊家夫妻心裡苦的很。
楊傑這樣說,他們也聽着。希望楊永紅的主意是對的,真的能在國慶節前湊夠結婚彩禮錢。到時候要湊不夠,他們肯定也不能眼睜睜看着婚事黃了,砸鍋賣鐵的湊,去借去賣血都要盡量湊……他們自己也不覺得偉大,大部分華國父母都這樣,不能替兒子娶媳婦,是他們的失敗。
按當地的風俗,是要把楊永紅嫁出去換彩禮錢回來。
楊永紅以後有大出息的,楊家咋能這樣對她。
更不可能叫楊傑妹妹去,15歲的丫頭,才念高一呢!
外人都說楊家有毛病,家裡孩子都送要讀書,特别是楊永紅連着複讀了三年,要不是最後考上了華清大學,周圍人都要把楊家笑話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