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(第10頁)

他把自己在南方的見聞告訴單瑜君,單瑜君格外喜歡聽,康偉覺得自己脫單有望。

康偉在想單瑜君,單瑜君也是剛好收到康偉的信。

她把信件拆開,忽略康偉熱情肉麻的稱呼,她對信件的内容比較關心。

開篇照例是一通問候,好幾行後,才說到了他這回到鵬城後的經曆。

這部分内容,單瑜君就看的比較仔細了。

看完了信,她還在想信裡的内容。

康偉在信裡說他想辭職,家裡人認為太冒進,隻能先辦理“停薪留職”,以求在鵬城專心發展兩年。

一個聰明的華清學生,對華國的變化肯定關心,從報紙上收集的信息,沒有從康偉這個親身經曆者口中聽來更真切詳細。

康偉能和單瑜君一直通信,并不是投其所好,去把單瑜君喜歡的書通讀了一遍。

他講的都是自己在特區的見聞,情真意切無編造,單瑜君認為康偉還挺有見識,不是誇誇其談那種人。

單瑜君身邊的一些男生也挺優秀,可他們的優秀是學業上的,一個個都還沒參加工作,張口閉口就是國家決策層面的讨論。

要不就是文藝青年,開口就是“弗洛伊德”,自信又大膽,卻缺少了地氣。

康偉不一樣,康偉學曆不高,說話逗趣,講的單瑜君聽的東西,都脫胎于他的親身經曆。

從一開始康偉給她寫信,她出于禮貌性回信,到現在,她和康偉的通信已經十分頻繁了。

“郵電部的工作,就算華清的學生都會心動,你卻百般嫌棄,隻想在特區發展……改革開放的浪潮,竟已兇猛至此,以至你信心滿滿,想要大展拳腳!”

單瑜君将看過的信放夾到筆記本裡。

因為康偉的緣故,她對夏曉蘭甚至比307寝室的人知道的都多。

康偉在特區做生意,是避不開“夏曉蘭”這個名字的。

剛剛開學時,她們這些無聊之人對夏曉蘭的猜測全錯了。

夏曉蘭沒有家世,亦不靠男人,竟靠着她自己,赤手空拳做起了生意。

“我們有什麼資格議論她,和她一比,是還未經曆風雨,溫室裡的花朵呀……”

聽說,夏曉蘭這次暑假,把楊永紅都帶去了特區。

楊永紅是84屆的,比單瑜君小一屆,兩人都是土木系的。單瑜君特别想看看,新學期開學時,楊永紅會有什麼變化!

963:你沒搞清自己價值(2更)

“明年暑假,如果我也想去特區,會不會太麻煩康偉了……”

單瑜君心裡閃過這個念頭。

楊永紅能去,是因為和夏曉蘭關系好。

單瑜君不同系也不同屆,自然和夏曉蘭不夠親密。

學土木的,對鵬城遍地都在修建的情況很向往,單瑜君想去鵬城的目的,和楊永紅絕對不同。

單瑜君是不缺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