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茅國勝到了鵬城後的心理變化,全被宋大娘看在眼裡。
面對母親的詢問,茅國勝一時沒回答。
他是在組織語言,不知道怎麼說。
在宋大娘的目光下,茅國勝硬着頭皮把自己的擔心說出口:
“小夏安排人帶着我們到處玩,卻不知道帶着我爸幹什麼去了,媽,您就不擔心啊?我看這個小夏,行事高調,好像有花不完的錢一般,她的錢哪裡來的,您想過沒有?别是……”
茅國勝說不下去了。
宋大娘歎了口氣,“我看小夏人不錯,你有疑惑,為什麼不自己問?就算不能開口問,你可以自己用眼睛看。”
茅國勝漲紅臉,他問了一回夏曉蘭沒說啊!
985:您瞎說什麼大實話(2更)
宋大娘都服了!
明明很好奇,卻自己胡亂猜測,也不肯多動嘴。
不是對夏曉蘭動嘴,張嘴和自己親爹說一下,要跟在親爹身後看一看,而不是在這裡心不在焉的旅遊。這些話說出來有多難?
茅國勝的膽子啊,真的隻有鹌鹑蛋那麼大。
動蕩那些年,真的将這個兒子吓壞了。
不,也不能總怪動蕩年代,個人有個人的性格,國勝和其他兒女比起來,從小也不是敢拼敢闖的性格。不如他大哥和二哥調皮搗蛋,所以當年給家裡孩子安排工作,她和老茅商量把國勝留在身邊,幾個兒女裡隻有國勝留在了省建院。
就在茅康山的眼皮下,免得這孩子害怕,出了岔子也有人兜底。
但計劃趕不上變化,轉眼風雲突變,留在省建院的國勝不但沒有受到庇護,還被吓住了。
宋大娘對茅國勝真是不知道怎麼說。
自己生養的兒子,在想什麼,當親媽的難道心裡沒數麼。
國勝對親爹有意見呢!
都是一家人,有意見就說呗,宋大娘也不知道還要怎麼和親兒子處。
說換房子,她和老茅也換了。
如果不疼孩子,以老茅的脾氣早就把國勝罵的狗血淋頭。
兒媳婦鄭淑琴滿肚子算計,她和老茅都知道,平時不也忍着?
不就是因為當時老茅被整去牛棚了,她心思都跟着老伴兒走了,沒及時發現新進門的兒媳婦是個什麼品行嗎。
茅國勝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。
宋大娘也沒有旅遊的心思。
“算了,這天氣怪熱的,我們回賓館去。”
懷疑小夏有壞心眼?
哪有人捧着真金白銀上趕着來害茅家啊。
宋大娘相信自己老伴兒的眼光,她自己也不是瞎子,小夏對她和老茅,不僅是花錢,還有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