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(第3頁)

看夏總的意思,她去美國念書這一年,想把啟航交給應金川管,葛劍不會扯後腿。

他隻會幫應金川,大家一起把啟航搞好,等夏總回來時公司不能虧錢!

啟航這邊賬目很好算,公司是夏曉蘭全資的,是賺是賠都由她一個人承擔。

建材店今年底要分紅。

小商品市場的老店,從1985年7月1日-1986年2月1日,全年的銷售額是590萬。

新店稍微差了點,但潘韋亮這店長很會鑽營,居然也把銷售額做到了320萬……這銷售成績已經非常亮眼,新店可是今年七月才開業,截止到2月1日,不過才半年時間。

要知道,老店半年能賣590萬,有先前積累的客戶群,有南海酒店裝修那剩下的200萬建材,除掉南海酒店的加持,老店半年不過賣了390萬。

銷售總額超過900萬華币,建材店的毛利潤一直是按30%來算的,這回扣掉各種開支和對遠輝的優惠發貨,純利潤都有220萬。

這兩家店,完全靠薄利多銷,在偷偷蠶食鵬城的建材市場份額。比“安家建材”小的個體攤位有,像“安家建材”這樣門店大,建材品種多又齊全的,估計馬上就要有了:

“有人已經注意到了這門生意,我們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很大!”

股東們齊聚一堂,夏曉蘭這個總指揮肯定要講一講。

1322:不怕被人模仿(加)

兩個店半年賺了200多萬,就這賺錢的速度,沒人眼紅這門生意才怪。

“就在小商品市場,一塊空地上蓋了樓房,聽說也是投資建材店。”

白珍珠提起來就生氣。

從布局到裝修風格,處處模仿‘安家建材’,還有人向店裡人打聽怎麼進貨,還準備從‘安家建材’裡挖走有經驗的銷售……白珍珠不知道店裡銷售有沒有動心,希望那些銷售聰明一點,想想自己在‘安家建材’賺到多少收入!

為了賺錢,競争對手連臉都不要了。

夏曉蘭笑笑:“白姐不用生氣,這種事早晚都有,同行的競争是難免的,隻要我們做的比别人好,我們永遠是領先者,其他人是拙劣的模仿者。安家建材吃肉,他們隻能跟在後面喝點剩湯!現在還是來說一說年底的分紅怎麼辦吧。”

要不要分紅,又怎麼分。

其他人都指着夏曉蘭做主。

白珍珠日常管理,夏曉蘭卻掌管着建材店的發展方向!

夏曉蘭知道今年兩家店的利益後,也早有腹稿,這時候就是提出來說一聲:

“市場不是我們占領,也有其他人要占領,我認為該開分店,大家的意思呢?”

去年七月開的分店,半年内營業額做到了320萬,賺不賺錢是所有股東都有目共睹的,開第三家店自然毫無反對。

“我的意思是一口氣開兩家分店,一家還在鵬城,另一家則開到羊城去。我們拿出100萬來好好籌備這兩家店,分紅100萬,還有20萬則留在賬面上,添置送貨的車輛,你們覺得如何?”

100萬拿出來分紅已經很多了。

想白珍珠這個股份最多的,一次能分29萬。

就連讓股之後,隻剩下4%股份的邵光榮,也能拿4萬塊。

就算股東裡如今最有錢的夏曉蘭和劉勇,也沒說嫌20多萬分的少,對他們來說這錢拿的穩定,還是持續增長的那種生意,為啥不做?

而且夏曉蘭還沒費什麼心思。

啟航的錢她不用動,算上南海酒店裝修工程和建材店的分紅,她今年也獲利百萬華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