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(第9頁)

溫曼妮似乎也松了口氣。

她還是很看重自己工作的。

臨走前,溫曼妮還給了夏曉蘭一張名片:

“如果你遇到一些難處理的事,可以打我的電話,咨詢問題免費。“

在美國律師很有用,靠譜還不坑人的律師更難的,再加上能免費咨詢問題,溫曼妮果然就像夏曉蘭判斷的那樣外冷内熱。

夏曉蘭在對方眼裡,就是小姑娘,大學沒畢業嘛也成熟不到哪裡去。

夏曉蘭收下對方的好意,“connie,我可能真的需要你幫忙,等我把學校這邊的事處理好了,我能和你長談一次嗎?”

初到美國,就認識了一個律師,夏曉蘭覺得這開局不錯。

舊金山她肯定要親自過去一趟,不過在此之前,她也可以找律師幫忙。

在找人方面,律師有時比警察還管用。

她也不會讓溫曼妮白白花時間,這件事肯定要付費的。

溫曼妮以為是搞定駕照或者買車之類的事,随意點頭後就開着車回紐約。

胡瑛從屋裡出來,“你今天要去學校報道是嗎?”

“是呀,胡阿姨,我想去學校報道,再到鎮上逛一逛。我還要在這裡生活一年,總要熟悉一下伊薩卡。”

她總不能厚着臉皮,住在溫家,還靠溫家人養着吧?

總得知道在哪裡購物,不出房租的話,她可以分擔其他日用品。夏曉蘭在溫家吃了兩頓飯,溫家移民很久,晚餐和早餐都很美式,夏曉蘭大概知道日常需要買些什麼食材。

溫教授尚在休養身體中,不用上班。

胡瑛要照顧他,也不能開車送夏曉蘭去。

好在溫家還有兩輛閑置的自行車,夏曉蘭能騎着去學校。整個伊薩卡鎮最大的建築群就是康奈爾大學,夏曉蘭也不可能迷路。

今年康奈爾的春季入學時間是美國這邊的1月15日,夏曉蘭今天去報道本來是晚了,不過她是交換生,學校允許在2月18号以前報道——也是教育部安排出國時要遷就大部分學生,美國這邊的大學,春季入學時間大多數都是2月,這時候來是剛剛好的。

本來該由溫教授帶着她去學校,茅康山托人時也不知道溫教授近期才大病一場。

夏曉蘭騎上車出門,打量着鎮上的環境,這邊的基礎建設很好,國内大概要用20年才能趕上。

但美國經濟過了這個增長期,以後增長的速度就變慢了,華國後來讓全世界側目,不就是經濟增長速度很厲害麼。

她一路騎到大學裡,學校大的可怕,全靠嘴巴問路。

折騰了一上午,才把手續搞定。

領了一張課時表,她需要上哪些課一目了然。

教材是自己買的。

這部分的費用,教育部并沒有算在其中,辦事員好心告訴夏曉蘭可以買舊書:

“能替你省一大筆錢!”

華人學生?

好像都不太富裕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