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槽!
這麼貼切有畫面感。
杜兆輝從記事起就沒有當過窮人,要讓他過這種生活,不如殺了他。
所以,他真是把一切都賭上,這個項目必須要成功。
“我現在有5000萬港币,後續還有一億華币的銀行貸款可以用,這個電子配件市場我該怎麼修?你是不是替東豐控股那個姓霍的設計了寫字樓,這個市場的設計……”
說到電子配件廣場,夏曉蘭想到的就是賽格廣場。
她知道的也不是賽格廣場的老樓,上輩子她大學畢業後去鵬城那會兒,賽格廣場的新大樓都快起來了,夏曉蘭也沒見過舊的賽格廣場。
她隻知道賽格廣場的新大樓有71層,總高300多米,當時在世界上也排的上名号。
底樓9層是商場,各種手機和電子産品賣到起飛,中間層是寫字樓,再往上是酒店和各種俱樂部,頂樓還有直升機停機坪。
掐着點在千禧年前一年完工,樓塔是正方形切角構成了新的八邊形,要多氣派就有多氣派。
杜兆輝的錢,要複制1999年竣工的新賽格廣場夠不夠?
而且早了13年,鵬城的市場是不是能容納這樣的項目。
夏曉蘭還是放棄了複制賽格廣場大樓的想法,她學建築越深入,越有一種難以解釋的文化人清高。比如像無邊界遊泳池的概念,她可以借用,那在前世已經是爛大街的。
但她直接抄襲某一棟前世的知名建築,夏總的良心又有點痛。
真是可怕,生意人講起良知了,還要不要愉快賺錢?
明顯是建築專業學生的身份,和生意人的身份有沖突了……夏曉蘭不想承認自己是道德帝,她覺得是驕傲在作祟,學了點東西,搞過兩回設計,得到别人認可了,就不屑于去抄襲了。
自己就會嘛。
挽着袖子自己幹咯,幹嘛要抄啊!
抄襲這種沒有挑戰性的事,留給别人去做好了!
想法快,表述出來慢,杜兆輝問她市場的設計,是想找她來操刀,夏曉蘭自己很遲疑:
“我不一定有這個時間,總體的規劃思路我已經給你了,你找誰設計都行。在你有限的經費裡,樓是能蓋多高就多高,而且一定要快,你現在是在争奪時間,年底以前一定要把成品拿出來,最好是把低樓層的商鋪全部租出,讓人看到廣場的赢利點,這是你要向杜董證明自己的關鍵處,一點都不能馬虎。”
雖說杜琤榮讓杜家兄弟倆各自拿2000萬港币創業,比的不僅是賬面上盈利數字,但杜兆輝這邊連個項目都沒起來,杜兆基拿着賺到的錢回家,同樣輸赢立判。
讓杜兆輝自立門戶,也要兩手準備,這個電子配件大賣場做好了,杜兆輝哪怕輸給了弟弟,繼承不了家産大頭,他将來也有仰仗!
欠銀行的1億華币就更不算個事兒,資産超過債務就行,留着慢慢還呗。
這次市政府批的地挺多,杜兆輝再怎麼失敗,将來還能賣地呢。
杜兆輝辛辛苦苦坐了一天飛機才到美國,和夏曉蘭聊了不到一小時,就像吃了定心丸。起碼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,也知道了下一個階段該做什麼。
杜兆輝還是想請夏曉蘭參與設計,夏曉蘭本來就很心動,地标性建築啊,她難道不想留名?
但她在美國真的脫不開手。
在國内可以雇一群人幫她做瑣碎的工作,在國外她雇誰?
國内的建築師們,拿錢就老老實實幹活,根本不争名,愛說是誰設計的就是誰的。
在國外試一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