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5章(第3頁)

徐竟和馬海,兩人不知道蹲在這裡等了多久。

杜兆輝走進了,就聽見夏曉蘭對路邊兩個像乞丐一樣的華國男人細聲細語問道:“你們來找我的?怎麼不進去等?”

凸(艹皿艹)!

原來不是在等他。

不過這兩個乞丐又是哪裡冒出來的?

徐竟和馬海一臉菜色,被杜大少歸為乞丐,也不算冤枉他們。

華國内地來留學的人本來就節儉,加上徐竟和馬海經濟情況特别糟糕,有點錢都投入到了無底洞的“項目”裡,和光鮮的杜兆輝一對比,真的挺像乞丐——

1376:你聽說電子辭典嗎?(1更)

徐竟和馬海才不是乞丐。

雖然他們是來問夏曉蘭“讨錢”的,但拉投資的事,和乞讨是有區别的。

乞讨是白拿别人的東西,投資則意味着有回報。

這兩人有夏曉蘭的聯系方式,問清楚了溫家的地址,從紐約坐車過來,卻不好意思上門打攪,就蹲在外面等。

偏偏夏曉蘭今天是開車回來的,溫教授家的房子看起來又着實不錯,徐竟和馬海都精神大振——夏曉蘭是真的有錢,隻要他們能說服對方投資,項目就有救了!

這倆人不好意思,夏曉蘭想了想:

“走吧,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談。”

伊薩卡鎮上有咖啡館,那至少算個能談事的地方。

夏曉蘭今天提的新車,第一次載人也就是徐竟和馬海了,對于這點,杜兆輝是很有意見的。他還非得搞清楚這倆人的來曆,夏曉蘭沒有招呼他一起,他仍然厚着臉皮跟上去。

夏曉蘭也沒阻攔,賺錢的機會到處都有,徐竟和馬海這邊是主動送上門來的,靠不靠譜她還沒分析過,她也不怕被杜兆輝截胡……說不定徐竟和馬海所謂的“投資”遠遠超出了夏曉蘭的預算,杜兆輝若是想自己上,夏曉蘭不會介意。

到了咖啡館,還是性格外向的馬海打破了尴尬:

“夏同學,那天你在派對上說老徐清醒了就可以和你談,這話還算不算呀?”

夏曉蘭無語,“馬海師兄,要是不算話我和你們來咖啡館做什麼?說吧,你和徐竟師兄到底在做什麼,你們進行到哪一步了,現在需要多少投資,我要有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決定下一步。”

下一步就是投不投,投多少錢呗。

兩人也鬧不清杜兆輝是誰,不過這人在旁邊一聲不吭,看穿着打扮就不像缺錢的,不是有人說有錢人的朋友還是有錢人麼,馬海巴不得多一個潛在投資人能聽一聽——萬一沒有騙……呸呸呸,說錯了,萬一沒有拉到夏曉蘭投資,這個年輕男人有興趣也是一樣的。

“是這樣的,你聽說過一種叫電子辭典的東西嗎?輸入單詞就能查詢到它的意思,在兩種語言中自如切換,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微型計算機……”

夏曉蘭是學建築的,馬海怕她聽不明白,想盡量給解釋簡單一點。

電子辭典!

這玩意兒夏曉蘭當然知道。

上輩子她第一次見到實物是94年左右,同學用來學英語,那時候要好幾百塊一個,夏曉蘭一個自己打工攢學費的人窮鬼自然買不起。

慢慢的,身邊用電子辭典的同學越來越多,到底對英語成績提高有沒有幫助她不知道,什麼文曲星、諾亞舟、步步高等好幾個牌子都在做電子辭典,學生的錢真好賺啊!

夏曉蘭有了幾分興趣,也坐直了身體:

“你們倆做出了電子辭典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