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5章(第7頁)

杜兆輝不禁語重心長:“阿華,有空多讀書,你唔知現在沒文化多慘,連老婆都找不到啦!”

阿華使勁點頭:“謝謝大少關心,我在老家有老婆的。”

“……滾!”

給人當馬仔懂不懂規矩,有老婆了不起?應該把這個撲街也辭掉,留在身邊要給他發工資,還要惹自己生氣,以前都很有眼色的,現在全變了!

1378:這倆人專門騙錢的?(3更)

杜兆輝本來還想去警告兩個乞丐一番,扮一扮黑臉,讓夏曉蘭給他們投資時收獲更多感激。

哪知徐竟和馬海窮的連旅店都住不起,伊薩卡鎮雖然不大,他們要找老鄉借宿,杜兆輝一時也找不到人。這裡既不是香港也不是鵬城,杜大少的面子不太好用,他隻能放棄了這個打算。

在伊薩卡待了兩三天,杜兆輝的心情舒暢了許多。

但就像夏曉蘭說的,他必須得回鵬城去。

鵬城現在就是杜兆輝的戰場,他要不回去承受住壓力,那就是不戰而輸。

讓他輕輕松松把杜家的錢讓給别人?

想都别想。

杜兆輝這邊上了飛機,另一邊夏曉蘭也在看徐竟給的資料。

“這倆人還有點本事。”

他們找不到大廠家,卻費心找了不少替代材料,按照他們的設想,英漢版電子辭典的性能,要比英德版電子辭典各方面都更強。

電子辭典在國外也是剛問世沒多久,第一版隻支持3000個單詞的翻譯儲存。

徐竟和馬海的版本,單詞儲存量翻了一倍,支持漢顯,還抓住了電子辭典勝過傳統辭典最關鍵的一點,能朗讀單詞的正确發音……要沒有這點,别人買電子辭典做什麼,紙質的英語辭典單詞量更大呢!

可連教英語的老師都沒辦法準确發音,學生不會讀單詞不是挺正常的嗎,這就是國内的現狀。

“6000個單詞的發音、翻譯儲存,用來應付高考足夠了。”

電子辭典的目标客戶,是學生,又不止是學生。

夏曉蘭從來沒懷疑過它的市場前景。

當然,一旦徐竟和馬海的電子辭典成功問世,各路公司都會撲上來生産這玩意兒。

夏曉蘭這種深受後世觀念影響的,還要問一句能不能繞開别人的專利,國内的廠家講個屁專利,什麼産品賣火了大家就一窩蜂的照着生産,把電子辭典拆成零件搞明白怎麼組裝就行,誰也不可能付專利費的。

做實業的,不僅是夏曉蘭要面臨這難題,每個老闆都這樣。

從混亂中厮殺不出來,廠子和産品做着做着就從市場上消聲滅迹,可能是技術跟不上時代,可能是營銷決策錯誤,誰知道在哪個環節犯了錯就完蛋。後世那些知名的大企業,個個都遇到過許多危機,最終能把規模做那麼大,那些企業家誰還不是有幾分本事的寶寶,夏曉蘭僅靠先知先覺,根本不可能完全碾壓嘛。

幸好,電子辭典所涉及的是個大市場,這塊蛋糕很大,多幾個競争者也暫時把它填不滿。

何況……

“徐竟和馬海搞出來的東西,比我記憶中的早了幾年啊!”

夏曉蘭沒帶着百度重生,不是每件事她都了解的清楚。

反正上輩子第一次見到電子辭典,是1994年,她還沒有高中畢業。考慮到她上輩子老家是個内陸小城市,電子辭典從問世到傳到她老家,怎麼着也要用兩三年?

往前推,英漢版的電子辭典就是90年左右生産上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