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6章(第6頁)

難得夏曉蘭肯在這裡呆這麼久,就連項莉上回來都是捏着鼻子嫌棄。

“你說得對,上去談,上去談!”

“走吧,我帶你們去律所。”

既然要投資,還是把程序規範一點。

徐竟和馬海都說找律師很貴,夏曉蘭不在意:“大錢都花了,我會省着點小錢?”

她昨晚就給溫曼妮打電話咨詢過,溫曼妮也建議她弄一個正式的合約,如果确定要投資,可以去律所找溫曼妮。

現在夏曉蘭就要帶這倆人去律所。

也不是按馬海說的2萬美元40%的股份,或者幹脆1.5萬美元,40%的股份。

“6萬美元,你要60%的股?”

20%的股值錢嗎?

他們這東西壓根兒沒有人投資啊!

徐竟和馬海也是被别人一直在打擊,到現在他們都對自己沒啥自信,這東西到底能不能做成功還是未知數,倒是夏曉蘭慷慨大方的不像話。

要2萬美元,夏曉蘭給6萬?

是美元忽然不值錢了,還是夏曉蘭太有錢了,把錢當紙用?

6萬美元換成華币是多少錢呢,按照官方彙率是20萬多點!事實上,普通人拿着21萬,甚至31萬華币去銀行,都換不到6萬美元……官方彙率就是讓普通人看着的,銀行根本就沒開通普通老百姓用華币兌換美元的業務。

想要美元,隻能去黑市慢慢換。

運氣好呢,能六七塊換1美元。運氣不好,就要八九塊,甚至十塊去換1美元了。

反過來說夏曉蘭這6萬美元帶回華國慢慢兌換,能換42萬華币以上吧。

“這麼多錢,都給我們了?”

夏曉蘭敲敲桌子,“這是我讓律師起草的協議,你們兩人最好逐條看清楚,再說要不要接受這5萬美元的投資。”

“第一,我們要先在紐約注冊一個公司。第二,盡可能繞開别人的專利,申請自己的專利。第三,當成品達到上市銷售标準時,你有權優先購買剩下的股份,以1%股份價值1000美元算……”

複雜的協議看的馬海頭昏腦漲。

兩人都不是學法律的,平時也很少和律師打交道。

徐竟抓住了關鍵點:“等電子辭典生産出來了,你想把我們踢掉?”

夏曉蘭搖頭,“你繼續往下看,還有内容。”

徐竟和馬海有兩個選擇。

要不就按1%價值1000美元的方案,在電子辭典能投産前,将這個産品徹底賣給夏曉蘭,她會以現在的價錢,再支付4萬美元。

也就是說,她花10萬美元買斷成品,這兩人隻要把研發設計成本壓縮在10萬美元以内,剩下的錢就是他們賺的。

一次性賣斷,夏曉蘭要把英漢版辭典拿去幹什麼,都不關這倆人的事。

第二個選擇,則是跟随夏曉蘭回國辦廠,三人合作将電子辭典投産,那時候倆人在股份肯定會稀釋,因為夏曉蘭有錢繼續追加投資,這倆人卻沒有,以純技術入股,夏曉蘭又不是非他們不可,怎麼可能讓他們占40%的股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