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禍躲不過,周誠很幹脆下了車。
鄧昌興一聽聲音像周誠,再一看,果然就是周誠錯不了:
“你小子,總算回來了!”
他臉上的表情是焦急中帶着高興,看着不太像要發難,夏曉蘭也溜下車。
“這是我對象夏曉蘭。”
鄧昌興哪有功夫理會夏曉蘭啊,長得漂亮又咋樣,又不能換美元!
但周誠不同,周誠就是行走的美元。
“小夏同志啊,不錯不錯……周誠同志,我個人要好好批評你,你别緊張,不是你離團去看對象的事,你在美國做了好事,怎麼不早說呢?我知道你是習慣了做好事不留名,那種美德我們留在國内就行,這裡是美國,入鄉随俗,我們就要按照美國人的習慣來對不對?”
周誠抓住槍手的事被考察團的鄧司長知道了?
那也不對呀。
這種“見義勇為”,第一個不是表揚,而是要追究周誠為什麼離隊吧。
夏曉蘭一頭霧水。
鄧昌興卻已經扯着周誠的袖子進了賓館。
“你就是弟妹吧,别見怪,鄧司長是急壞了。”
夏曉蘭哪敢見怪,隻希望周誠别受什麼處罰。
“您是房隊吧,周誠一直和我說起您,很感謝您通融讓他離團,看起來這是被團裡知道了,不會連累您吧?”
房隊長擺手,也沒忍住笑意:
“連累啥,要周誠在外面犯了錯誤才連累我,沒犯錯還立了功,那就是我未雨綢缪、英明部署的功勞!”
鄧昌興真的是急壞了。
對外經貿部在1982年以前叫“對外貿易部”,1982年的以後,該部委機構加上了“經濟”二字,由原本的對外貿易部、對外經濟聯絡部、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、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合并成立了這個新的機構,格局一下就大了。
以前的對外貿易部還管海關進出口呢,進出口、過境貿易的許可證這些東西,都由對外貿易部簽發。
這幾個部門一合并,不能以老眼光來看待全新的對外經貿部了。
除了要協調國内各地的對外經貿活動,還得給第三世界國家提供援助,加強國際多邊和雙邊經濟技術合作,積極利用外資,組織引進和出口技術,開展國外承包工程、勞務合作……這些工作要做好多不容易?
就比如這次考察團。
國企要創彙,算地方性對外經貿活動吧,你對外經貿部管不管?
不管不行,這些國企家大業大的,整天鬧人啊!
組織了一個考察團,把大家都帶國外來,看看那些生産線能引進,又能不能在國外找到合适的銷售渠道,把自家的産品賣一賣。
國外的大公司也奸詐的很,說是給華國提供技術支持,哪回運去華國的不是落後甚至已經在國際市場上淘汰的生産線?
華國要發展,還要捏着鼻子認了,節衣縮食攢下的外彙,要用來買那些半淘汰的生産線。
農業大國是沒意思的,工業發展不起來,一切都是瞎扯淡。
生活日常用品就不說了,将就将就也能用,同樣是制槍造炮,材料和工藝技術都不合格,特麼的會炸膛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