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把甯雪的作品集放下,又去看夏曉蘭的。
然後蒙德就皺眉。
這亂七八糟的基礎,完全沒有脈絡可尋!甯雪的作品中透漏出一個“靈”字,夏曉蘭的作品隻有一個“亂”!
單獨看起來,夏曉蘭的作品比甯雪更成熟,更商業化。
蒙德是什麼人,他能透過現象看本質,在C·W設計比賽中,夏曉蘭的《電子廣場》雖然拿了第一名,但這也無法遮掩她的混亂。
拿獎的作品,平時的作業,一直在變幻。
這是一個還沒有找到自己設計風格,還在瘋狂試探中的……建築師。
蒙德能透過作品了解甯雪,但他不能完全了解夏曉蘭。
因為連夏曉蘭本人,都不能完全了解自己吧——
蒙德翻着夏曉蘭的作品集,這個作品集,是夏曉蘭來康奈爾大學之前茅康山讓她準備的,是今年2月以前,夏曉蘭所有的作品。
包括南海酒店的裝修設計方案。
鵬城市委招待所裝修設計方案。
霍沉舟請夏曉蘭設計的寫字樓。
金沙池住宅。
這些,都能算夏曉蘭的作品。
在加上一個電子廣場,夏曉蘭是什麼水平,基本上也能看出來了。
當然,因為作品集整理時間的關系,夏曉蘭曾去香港替唐元越做的别墅裝修方案不包括在内,缺這麼個作品影響也不大。
這個作品集,恐怕連麥卡錫教授都沒機會見過,蒙德連這個都能搞到手,也真是厲害!
甯雪就是吃虧在沒有夏曉蘭壕,沒有夏曉蘭實踐多,夏曉蘭一搞就是大動作,作品集看上去很有份量。當然,建築學院看過這份作品集的教授,也不會将“作品”和投建搞混,頂多覺得很成熟,沒有人以為這些設計全部都落實了。
這超過了他們對本科生的理解,也和美國的行業規定不符。
蒙德的看法不同,他覺得夏曉蘭很“亂”,放下作品集,蒙德整理了一下思路。
他需要更多的佐證,才能看清楚夏曉蘭。
這個華國女生,之前是在GMP事務所紐約辦事處實習吧?
GMP紐約辦事處的合夥人是基辛格。
蒙德當然能聯系上基辛格,考慮到現在已經是淩晨3點,他才沒有立刻打電話。
忍耐到早上9點,蒙德聯系上基辛格。
兩人客氣幾句,蒙德問起夏曉蘭,基辛格有幾分心驚肉跳,合夥人先生對夏曉蘭充滿好感,自帶人脈加上有實力,這樣的實習生就應該永遠留在GMP。
哪怕威爾遜夫人後來好像和夏曉蘭鬧翻了,開始找麻煩,基辛格也是幫着夏曉蘭的。
“她惹到什麼麻煩了嗎?”
基辛格試探着問。
這個夏真是讓人不省心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