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了老大,夏天時候你弟弟是不是高考了?他考的咋樣?”
楊傑是85年暑假随楊永紅去“遠輝”打工的,一直幹到國慶節後,楊傑才拿着工資回到老家,把自己的對象的彩禮錢給了,保住了對象。
在楊永紅的堅持下,楊傑還是選擇了複讀。
86年7月,楊傑就該參加了高考才對。
楊永紅拍她,“你着急啥,我馬上就要說到這一塊了,楊傑考上了京城工業學院!”
京城工業學院啊?
這不就是後來的京城理工大學麼!
隻不過現在還用着工業學院的名字,沒有正式更名。
“楊傑考的不錯啊!”
楊傑是和楊永紅同一年高考的,隻是當時隻上了專科線。
楊永紅自己複讀三年考上了華清大學,楊家本來就窮的要命,楊傑沒去念專科,扯了通知書回家當農民了。要不是彩禮錢不夠,楊永紅不會想着讓夏曉蘭介紹兼職,楊家姐弟不會南下打工。
楊家姐弟打工賺的錢,不僅解決了彩禮問題,還有了盈餘。
楊永紅看見了憑腦子賺錢和憑勞力賺錢的差别,強迫楊傑必須回學校複讀。
楊傑對象也支持楊傑繼續上學。
楊家經濟情況改善,楊傑能全身心放在學習上……複讀不到一年時間,楊傑考上了京城工業學院!現在國家還沒開始搞211和985工程,隻用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劃分,普通大學往下才是專科。
夏子毓和王建華考上的首都師範學院就是普通大學。
京城工業學院是重本。
說真的,楊傑一下從專科線跳到重本,夏曉蘭還挺詫異,她還認識個這樣的,就是陳慶。
不不不,陳慶當初也是上了本科線,是估分出錯,沒能填好志願,後來複讀一年,夏曉蘭又幫忙提高了他的英語成績,陳慶考上對外經貿大學很正常。
楊傑是真的從專科到重本,中間還有一年多是丢開書本的呀!
不正常,好奇怪。
夏曉蘭忍不住說道:“老大,楊傑該不會是一開始就隐藏了實力吧,或者第一次高考發揮失常?”
楊永紅輕輕嗯了一聲:
“我後來問過楊傑從前的老師,他那時候成績并不差,考過本科沒問題,我覺得他是想把上大學的機會讓給我,我考上了京大,他隻能念個專科,免得家裡人遲疑着供誰上學!是我那時候太混賬,一心隻想着考名校,偏執的複讀了三年,根本沒關心過楊傑。”
所以楊傑真是故意考砸的?
楊家人的腦子還真适合念書啊。
楊家姐弟的感情也好。
不管是城鎮職工家庭,還是農村家庭,夏曉蘭聽多了家裡女兒為兒子犧牲的事,如果讀書的機會隻有一個,一般都是女兒讓兒子,特别是女兒排行老大時,注定了要為下面的弟弟妹妹們犧牲……楊家倒是反過來了,是當弟弟的願意自己不念,讓姐姐繼續上學。
“老大,你弟弟對你真好!雖然做法不值得提倡,但他真的很有擔當。”
當弟弟的為什麼要讓姐姐犧牲?
當弟弟的,也能為姐姐保駕護航啊,楊傑就是這樣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