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7章(第3頁)

理工科的學生就不能這樣任性了。

就拿建築系和中文系來舉例,把建築專業的書扔給中文系的看,沒有專業老師指導,中文系學生能自己入門的鳳毛麟角。

但把中文系的教材扔給建築專業的學生看,哪怕沒有老師教,脫離了學校環境,大部分人仍然能看懂。

一旦楊永紅去支教助學,她的專業學習必須暫時中斷。

文史科能靠自學通過考試,土木的能全靠自學?

自學那麼牛逼,還發奮考什麼華清土木系,全在家自學不就好了。

沒有系統的學習,普通人很難掌握完理工科該會的知識。而文史類等行業從業者,不一定都需要系統的教學,好多作家、詩人都是天生天養的,不用上中文系,不用上寫作培訓班,照樣不影響人家當作家……文史科和理工科的差别就是這樣大!

土木工程也是标準的理工科,楊永紅若真的想支教助學,夏曉蘭覺得她應該念完大四再去。

反正大四以後就是實習,在學校該學的知識學完了,大不了晚一兩年再正式入行。現在中斷學業去助學支教,豈不是從農村回來再繼續上學?

一邊支教,一邊自學,太不靠譜了。

楊永紅的一腔熱血被夏曉蘭潑了一盆涼水,夏曉蘭的角度太刁鑽了,是楊永紅完全沒考慮的。

“你的意思我現在不适合?”

“對,老大,你不适合!我知道你想做點什麼,但隻靠理想我們能活的好嗎?與其兩頭不讨好,不如先把學業這邊顧好。”

夏曉蘭是鼓勵其他大學生去,但對身邊真正的親近的人,她肯定要給對方分析利弊。

楊永紅要是家庭不一般,去就去呗,支教助學既完成理想,又能鍍金!

反正早兩年晚兩年工作,也沒太大關系。

但楊永紅家的情況,她的專業,限制了她不能随心所欲……助學支教當然能去,但最好是再等等,起碼等到大四念完之後。就算楊永紅中規中矩的畢業參加工作,能在80年代念華清土木工程,将來的待遇差不了,夏曉蘭不想感情用事,不想自己搞出來一個助學計劃,打亂了楊永紅的人生步驟,她給楊永紅的建議是最理智中肯的。

楊永紅顯然不喜歡這答案。

她還以為曉蘭會特别高興呢,結果曉蘭勸她先别去!

但不管啥話,隻要是從夏曉蘭嘴裡說出來的,楊永紅會鄭重考慮。

“你讓我再想想。”

……

“小單,你就不再仔細考慮下?”

同樣的對話,還發生在華清另一個角落。

單瑜君已經報名參加了“雛鷹啟航”計劃,她還在申請書裡特别強調,希望學校和教育部能将她送到特别貧困、艱苦的偏遠地方。

康偉一個頭有兩個大。

搭乘着‘安家建材’店的擴張,康偉自己的家具生意也做的挺順。前期他靠‘安家建材’,現在他拓展了自己的銷售渠道,出廠的家具在粵省和臨近省份都小有名氣。

如果他想步子邁的更大,有康廉明的支持,他不會缺資金。

隻是康偉受夏曉蘭影響,更願意穩打穩紮。

事業太順利了,感情就不太順。

單瑜君太有自己的想法了,她是個看起來溫柔可親,其實特别有主見的女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