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(第8頁)

不說将來有多大本事,照陳錫良這個發展勢頭,他兒子将來也不可能缺錢。

夏曉蘭一沉思,陳錫良就特别忐忑:

“姑奶奶,你别這表情看我啊,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?”

夏曉蘭噗嗤一笑:

“沒事兒,我是想到了其他事有點走神……老陳你是個好同志,能當一個好丈夫,還是一個好爸爸。”

嗯?!

忽然這樣誇他,他有點怕好不好!

夏曉蘭回京城過年,就帶着Luna給周誠的分紅一起回去,當然是銀行支票,50萬華币要是帶現金,那就和後世帶着500萬現金一樣多。

夏曉蘭嘀咕:

“第四套華币是1987年幾月發行來着?100元面值的華币,是不是得問世了。”

1987年來了,夏曉蘭切身感受的大變化有兩個。

第一個,經過85年的試點,86年的推廣,在87年,全國好多地方都能申請辦理個人身份證了,在年前,夏曉蘭已經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證。

這是華國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。

一張小小的卡片,記錄着個人身份信息。

劉芬和劉勇等人的自然也辦理了,劉芬是跟湯宏恩一個戶籍,成了城市居民。

劉勇一家三口,因為買了金沙池的房子,享受了買房送鵬城戶口的政策,都轉成了鵬城戶口。

現在出門拿着身份證就能買票住宿,因為還沒有全國辦理完成,介紹信依然會繼續發揮作用,直到90年代以後,出門帶介紹信的人才會越來越少。

第二個變化,1983年,滬市開通了第一個尋呼台,尋呼機開始走入華國。

經過這三年的推廣發展,京城和鵬城都有了尋呼台,尋呼台輻射的服務範圍内,終于可以正常使用尋呼機。

尋呼機對夏曉蘭來說倒是不貴。

就是像别人一樣特意把尋呼機别在腰上,等着它“哔哔哔”響起那種驕傲感,夏曉蘭完全不能感同身受。

這次回國,她也搞了個尋呼機,方便别人找她。

她都直接踹兜裡的。

劉勇肯定也配上了尋呼機,劉老闆的尋呼機就别在腰上,特别時髦。

不用說,她大舅将來肯定是第一批用“大哥大”的人……咳咳,一定能給劉老闆增加不少暴發氣質,現在的劉老闆又黑又瘦,個子也不高,瞧着真的不太像暴發戶。

因為回京城的人不少,這一趟飛機就像被夏曉蘭給包了一樣,放眼望去,飛機上有一半都是她家的人。

劉芬正在小聲問湯宏恩:

“我們要去參加盛萱婚禮嗎?”

湯宏恩笑着反問她,“看你想不想去,結婚挑在大年三十,影響我們過年嘛。”

參加盛萱的婚禮?

有那時間,湯宏恩還不如和老婆在家包餃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