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因為季雅!
盛萱給了季雅最後的期限,正月十五,就是明天。
這麼多天,季雅都沒湊到還貸款的錢,盛萱想收回這筆錢,對季雅下的最後通牒時間到期,盛萱會怎麼做?
盛萱都不用出面,會讓銀行找季雅。
“我在想,季雅用錢鋪出來的銷售渠道,就這樣沒了,有點可惜呀!”
還不起錢,銀行收走抵押物,這是很正常的程序啊。
中間或許要扯皮一段時間,不會改變最終結果。
“你覺得可惜的話,我們就把她的渠道拿下。Luna今年賬上還有一些錢,我們再湊一點,讓陳錫良也出一些,再加上銀行貸款的話,把季雅的品牌并入Luna應該是問題不大!”
周誠不管其中蘊含了多少專業知識。
80年代的第一批創業的人,也并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。
周誠隻看到這件事的好處。
銷售渠道太重要了!
以前他和康偉倒騰香煙的時候,為啥能賺錢,就是因為他能和各地的人聯系上,倒騰香煙能賺到錢,就在這個騰挪交換的“渠道”。他和康偉把煙一條條換給别人,要怎麼零售出去,當然由别人想辦法。
和服裝業不同的是,香煙的售賣是由國家規定的,他和康偉的确是在踩線賺錢。
當然,他後來也早早收手了,再賺錢都舍掉了這門生意。
服裝業麼,更開放。
有錢辦廠,有錢拿貨,就能進入這一行。
隻不過民營資本進入,都是小打小鬧,不會像曉蘭和季雅規模這樣大,想要搞品牌的,迄今為止居然隻有Luna和季雅兩家。
季雅的品牌是搞得不成功,靠着錢還真搭起了銷售渠道。
周誠覺得管理上有毛病,定位上有毛病,渠道卻是貨真價實存在的,如果Luna能把它吞下,何嘗又不是Luna的擴大規模的機會?
夏曉蘭眼神發亮,她好喜歡能和周誠這樣無障礙的交流:
“我也是這樣想的,年前盤賬時,我就告訴過陳錫良。不過季雅就算把品牌毀了,也絕對不會讓Luna接手,季雅的性格不會想到止損,她不是生意人思維。”
生意人,不說要有夏曉蘭的厚臉皮,很少意氣用事啊。
季雅女士,卻是一個認為全世界都該寵着她的老公舉。
“從季雅的手裡買過是别想了,可以從銀行手裡。”
還不起貸款,又不是曉蘭害她的,做生意各憑本事,季雅搞不好成本控制,資金鍊崩了,就要承擔後果呗。
“銀行收走她的産業,我們再從銀行手裡買過來,這倒是沒毛病……季雅要知道,一定會氣死的。”
但這能讓季雅跪到長安街上認錯嗎?
夏曉蘭也不确定。
季雅其實就是做砸了生意,她本人還沒有傷筋動骨的損失呢。
不過轉念一想,做砸生意這個事實,已經會折磨的季雅痛苦萬分了,畢竟季女士是那麼高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