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5章(第2頁)

杜兆基可能是運氣不好,所以才輸給了杜兆輝5%的股份,誰叫杜兆輝有夏曉蘭幫助呢。

但杜兆基這人腦子絕對不笨。

想翻盤又不是錯誤,杜兆基輸掉比試後,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在内地的項目上,這在唐元越看來也是正确的選擇。

如果不看好内地市場,唐元越在鵬城耗什麼?

正因為看好内地,唐元越對杜兆基的想法其實挺有興趣。

說白了,他既想賺錢,也不想破壞和杜兆輝的友情,才會約杜兆輝見面——大概就是我對這生意很感興趣,偏偏它又是你弟弟杜兆基發起的,我在加入前給你打聲招呼,夠講究吧?

夏曉蘭也聽出唐元越的興趣了。

于是夏曉蘭也為難起來。

這輩子還是發生了一些變數的,亞細亞商場,多了杜兆基。

諸遂洲強勢,杜兆基同樣不軟弱,這兩人到底誰能在經營中占主導地位?

亞細亞由杜兆基管理的話,還會不會像上輩子那樣破産……也說不好,杜兆基這不是要學日本八佰伴麼,擴張太快的零售業死的快。可不擴張,就能一直經營良好了?

房租上漲,人工上漲,再加上電商的影響,再過30年,實體零售本來就十分艱難,倒閉的也不僅是亞細亞和八佰伴兩家——不順應時代轉型,就要狗帶,這是鐵一般的真理。

為啥大型連鎖倒的快呢?

這就像船在航行,船體越大的越難掉頭。

它覺得自己規模夠大,可以無懼風浪。小浪撲來時,它不理會,小浪就是訊号,大船忽略了這樣的信号,等小浪積蓄成大浪再迎頭打來,大船再想掉頭也晚了!

體積大,任何一個動作都有掣肘,不夠靈活!

擴不擴張,并不是真正的問題。

問題是經營者要有敏銳的觸覺,不要隻是埋頭守着自己的生意,要時時刻刻保持着警惕,社會環境變了,就要積極主動去适應這種變化。

杜兆基選的學習對象不太好,再加上有一個擴張狂人諸遂洲。

夏曉蘭很難看好亞細亞的前景……更大的投資,不見得就會扭轉曆史,更有可能是坑了股東。除非杜兆基和唐元越,兩人有足夠的資金撐過亞細亞的瘋狂擴張期。

有嗎?

這兩人聯手的話,倒比上一世的諸遂洲能扛。

唐元越本來沒想到夏曉蘭會一起來,但既然來了,他又想問一問夏曉蘭的意見。

知會杜兆輝一聲,是禮貌性的。

問夏曉蘭,則是很正經了。

沒辦法,誰叫夏曉蘭比杜兆輝聰明,而且本身就已經是商都亞細亞的股東。

唐元越笑着看她,夏曉蘭頭皮發麻。

“唐總,我不知道。每一次投資,對生意人來說都是賭博,何時入場,何時離場,能不能承受起虧掉投資的風險,每個生意人的心理期待都不同……我沒辦法給唐總建議。”

她是持有商都亞細亞商場18%的股份,本來是打算在高點賣掉。

然而今生,先是有杜兆基加入,現在連唐元越都對這個項目感興趣。亞細亞還會不會倒,夏曉蘭自己都不确定起來。

自己都不确定的事,她怎麼能給唐元越建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