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起來挨100鞭和99鞭有差别嗎?
沒有!
夏曉蘭果斷同意。
“看來,我從美國回來,就要和《Domus》的記者一起返華,還有AIA派來的其他人,我希望那時候就能開始做博物館這個項目,弗蘭克先生也看到了,建築系願意給我假期去做這件事,我本人是很想快點把這件事完成的!”
“沒問題,我可以和AIA總部反饋。”
弗蘭克話音剛落,系主任忽然插話:“反正都有了《Domus》和《A+U》,也不妨多加一本期刊,AIA不會有意見吧?”
“您的意思是——”
“我的意思是,把華清自己的期刊帶上,怎麼,不行嗎?他們不參與評判,隻是從旁記錄。”
系主任說的是創辦于1980年的《世界建築》,主辦方是華清大學,協辦是首都建築設計研究院,是國家一級雜志,華國建築學科類核心期刊……系主任這是順手又塞給夏曉蘭一個大禮。
這麼說吧,她這個作品登到《世界建築》上,華清基本上能給她搞個提前畢業了。
五年的學制,是堅挺不變的。
校規校紀,是不能随便破壞的。
華清遍地都是學霸,普通學霸就這待遇,誰也别想破例!
超級學霸,稱為學神,這樣的人,卻不用限制死了……強迫一個學神念五年本科,這不是浪費嗎?
别人念五年,是因為要五年才能完成教學要求。
學神已經要在世界級建築期刊關注下搞作品設計了,還強迫她念五年,就沒有意思了——看,華國最高學府也不是不能變通,它不為你變通,不是它死闆,是你不夠優秀!
夏曉蘭走出辦公室,才慢慢回過神來。
她當即又返回系主任辦公室,“您的意思,我能提前畢業?”
“我看你也不會想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實習,你想要國家分配的工作不?”
要不是這次AIA的事,系裡對夏曉蘭的了解也不夠深。知道她是茅康山收的關門弟子,在學校一直拿獎學金,各科成績都很優異,去了康奈爾當交換生也受到贊譽,是茅老的學生,自然有比普通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,但夏曉蘭具體幹了什麼,學校這邊了解的其實并不清楚。
AIA的事,算是把夏曉蘭給暴露了。
她的那些設計作品,全部浮出水面,包括她在鵬城的公司,也沒能瞞住。
給她放假,包括讓她提前畢業,都是系裡經過開會讨論的。
特殊人才要特殊對待。
AIA判斷百老彙劇院的裝修設計并非由夏曉蘭完成,其中一個原因,不就是對“在校生”三個字有輕蔑的固定印象嗎?
一個在校生啊。
都算不上真正的建築師!
系裡決定,要替夏曉蘭摘下這個被人看低的帽子。
既然她的水平已經超過了華清建築系本科畢業要求,為什麼不能讓她提前畢業?
何況,夏曉蘭都自己在鵬城開了建築師事務所,看樣子也不需要國家分配工作,那就更不必給夏曉蘭安排統一的實習。
實習能教她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