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6章(第2頁)

記者們在康奈爾大學搞到了夏曉蘭的照片。

她在學校活躍,參加過一些派對,又怎會不留下幾張生活照?

是的,從照片上看,這個華國女學生,真是非常漂亮。

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藝術,同樣是做建築設計,結構設計和外觀設計并不完全一緻,但又有重疊的部分。結構設計算是工程類,外觀設計似乎又能歸于藝術類,這一點就連開設建築設計這門專業的院校都難以區分。

但把麗薩和夏曉蘭擺在一起,麗薩顯然就是那種灰頭土臉做結構設計的女建築師,夏曉蘭則明顯更适合做外觀設計,成為工作更輕松,還容易上雜志上報紙受到客戶追捧的明星建築師——與之道理相同的類似長得好看的推銷員受歡迎,長得好看的律師更受客戶信任,長得好看的廚師能成為明星主廚……好吧,這個世界真是對普通人充滿惡意呢。

拿到夏曉蘭的照片,那些傳言,居然還挺有可信度。

教授們喜歡她。

學生們喜歡她。

有錢商人喜歡她,為了讨好她,要贊助一個建築設計比賽。

就連去事務所實習,合夥人也偏向她。

真是完美的邏輯鍊啊!

盡管受采訪的學生,能給記者們講一講夏曉蘭與道森一家的“恩怨”,記者們卻發現了更重要的東西,根本不願意聽學生們講的。

媒體從來不是據實報道,觀衆們能接收到什麼信息,都是媒體人篩選過的。

他們認為自己是附和觀衆、讀者們的心理,卻直接閹割了觀衆讀者們的知情權。

“我們願意給你們看的,引導你們看的,就是你們想看的。”

大部分普通人,就是這麼好愚弄擺布。

甯雪看到報紙上刊登出夏曉蘭的生活照,各種毫無根據,含糊其辭的猜測被寫成了報道主要内容,真正關鍵的内容卻不見蹤影,向來淡然的臉上,籠罩着一層寒霜:

“夏曉蘭到底在搞什麼,不是說她已經到了美國嗎?開庭時間推遲了,還任由這些報紙亂寫!”

1987:夏曉蘭在搞什麼?(1更)

熟悉夏曉蘭的人都知道,她不是一個樂意受委屈的人。

吃虧可以!

對合作夥伴大方,這種吃虧,并不是真的吃虧。

锱铢必較隻能攢小錢,成不了大氣候。跟着你的人都發不了财,誰還真心替你辦事?有一部分利益,本來就該舍去,這樣的“虧”,夏曉蘭自己都不在意。

但受委屈就不行了。

甯雪也算對夏曉蘭有了解,她啥時候受過委屈啊——該怼誰就怼誰,從來不手軟,季雅夠不夠傲,要和夏曉蘭在商場上較量,夏曉蘭都不用親自出手,Luna是交給合夥人在管,就把季雅的Elegance給擠兌沒了。聽說Elegance被銀行沒收後,夏曉蘭還打算買下它。

季雅如今在HK的青山醫院養病,甯雪覺得這已經對季雅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結局了。

如果不是被醫生斷定為精神病患者,季雅和夏曉蘭那個賭約就要執行呢,在長安大街跪着道歉,這樣的事發生在季雅身上,是在将季雅處以極刑!

所以和麗薩的官司,夏曉蘭又怎麼願意受委屈?

身為半個當事人,甯雪自然也明白事情的緣由,夏曉蘭原本有資格評選AIA今年的“超新星建築師”獎項,蒙德·道森橫插一腳。

甯雪沒有幸災樂禍,她同樣很生氣!

一個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,心胸竟如此狹窄,真不知這樣的人是如何設計出令人震撼的作品,可見天賦能力和個人品德着實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