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曉蘭提前畢業基本是闆上釘釘的事,這個床鋪,其實也保留不了多長時間,如果夏曉蘭畢業了,學校還會安排其他學生住進來,307寝室的人抗拒也沒辦法。
不知為什麼,在蘇靜說完話後,307寝室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中。
直到周麗敏打破了沉默:
“曉蘭肯定要提前畢業了,我看最多再有兩三個月,她把論文準備完,系裡就會讓她提前答辯,她的前程是不用擔憂的,比我們都走得遠……我說,我們是不是也該考慮下自己的前程了。”
年紀最小的呂燕,從大一開學時就每天抱着錄音機不放,從來沒有放棄過學英語,她對自己的未來顯然早有打算:
“我會出國,出國是我的夢想。”
蘇靜也有自己的夢想,她是喜歡畫畫,陰差陽錯報了建築系。
“我不太喜歡建造,我可能會轉向建築室内設計方面。”
陳依一溫溫柔柔的,她說自己也打算出國。
楊永紅覺得自己多半要去工地搬磚了,她學的是土木工程啊!但去哪裡搬磚還沒考慮好。
隻有周麗敏想去設計院。
“我也不是很想去,但這是我家裡的安排。”
這也是很好操作的,畢業包分配,單位也能主動要人,周麗敏家既然有這個安排,肯定能确保周麗敏分配到設計院,但周麗敏本人對這個安排不太感冒。
大家對未來各有想法,但有一點倒是很相似,她們居然都不想依靠國家分配!
這大概就是夏曉蘭對307寝室最深的影響了。
讨論了半天,楊永紅作為寝室老大最終拍闆:
“想的多,不如親自卻做一做,曉蘭之前不是說了嘛,歡迎我們暑假去實習,這不快暑假了,我們一起殺到鵬城去!”
2040:餘女士約見(2更)
室友們要來了。
要給室友們安排實習了!
這根本不算難事啊。
如果室友們願意,夏曉蘭可以把她們都拉到商都的施工現場。這個月先上《Domus》,下個月上《A+U》,項目落成的時候還有大專訪,夏曉蘭自己都被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——AIA都決定不增派人過來了,博物館的設計已定稿,後期修改很少,現在已經動工了。
曆時兩個多月,沒有其他人幫忙,夏曉蘭自己完成了這個“設計”。
既然進入了施工階段,當然能讓别人幫忙,建築師管設計,管建造,不可能還親自上手開挖掘機搞地基、自己砌磚抹水泥。
也就是說,當和徐仲易父子定稿那天起,這場由AIA,《Domus》和《A+U》一起監督的設計過程,其實已經完成了。
剩下的,是雜志報道,讓時間去發酵,讓‘夏曉蘭’這個名字被人關注和認可!
這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。
世界那麼大,有一等發達國家,有發展中國家,還有落後國家和地區,像《Domus》和《A+U》這樣的頂級雜志,也不是每個建築師都會訂閱,都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新刊……經濟水平是有差異,追求進步的心不熄滅,他們還是會通過各種途徑去看這種期刊的。
可能他們會在88年,才看到87年的期刊。
那又有什麼關系呢?
‘夏曉蘭’的橫空出世,會給許多年輕建築師帶去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