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3章(第8頁)

周誠問她,夏曉蘭自己都迷茫了。

她想過靠諸遂洲賺錢,也想過把諸遂洲收服。

但顯然她沒有傳說中的王八之氣,能叫諸遂洲那種人納頭就拜——就和周誠說的一樣,這人甯當雞頭不做鳳尾,性格看似熱情大方,實則霸道。

“有本事的人有脾氣不奇怪,諸遂洲太獨了,雖然有能力,卻并不适合當長期合作夥伴……”

夏曉蘭的合作夥伴有不少。

陳錫良就不說了,就算沒遇到夏曉蘭,人家早晚也會當服裝大佬,夏曉蘭的出現是讓陳錫良少走彎路。

論資質,白珍珠應該是不如諸遂洲的,可白珍珠做小生意時尊重夏曉蘭的意見,如今有千萬身家了,也沒飄飄然把夏曉蘭撇開到一邊!

大家是因為利益走到一起,能長期不鬧掰的,又不僅僅是因為利息。

隻有諸遂洲,性格霸道,和夏曉蘭是一山難容二虎,一直在彼此防備!

周誠見她眉頭都皺着了,也煩那個諸遂洲。

“這人走的每一步都有功利心,連婚姻都能當上晉的籌碼,曉蘭,你是咽不下一口氣呢,還是真想要亞細亞這個項目?”

夏曉蘭也迷茫:

“生氣是肯定的,但是不是想要這個項目,我不确定。”

她雖然知道亞細亞的結局會不好,但入股後一直沒有幹涉過諸遂洲做事的方法,完全踐行了當初的入股的承諾,當一個不指手畫腳的股東……反正亞細亞沒倒閉之前她就跑路了,諸遂洲怎麼管,自然和她無關!

反倒是諸遂洲,将股份轉賣給杜兆基時,沒通知過她。

那一次是杜兆基和杜兆輝兄弟倆相争,夏曉蘭也沒太在意這件事,隻說了下不為例。

可能就是那次輕易揭過,讓諸遂洲覺得她好欺負?

咽不下的一口氣,指的就是這個,她的退讓,換來别人的再次緊逼。

而她為什麼會退讓,又和上輩子的固有印象有關,她知道諸遂洲是個人物,亞細亞橫空出世時有許多驚人舉措,諸遂洲算是先行者和開拓者,夏曉蘭心裡,對這樣的人物是心存幾分敬佩的。

同時諸遂洲又是個悲情英雄,亞細亞因為擴張太快、管理混亂等原因崩盤,諸遂洲無力回天,隻能眼睜睜看着亞細亞帝國隕落……夏曉蘭又有兩分同情,沒有諸遂洲這樣一批改革開放時的先行者,後人也總結不出經驗。

就是這樣矛盾的心情,讓夏曉蘭對諸遂洲格外多了幾分寬容,她知道意氣風發的諸老闆早晚有一天會落寞,卻不能,也不打算去阻止。畢竟諸遂洲最終的失敗,有性格、能力加上外部環境的原因,并不像陳錫良那樣,隻要别娶小毒妻,就不會被裡應外合綁架撕票!

夏曉蘭回到了周誠的第二個問題。

自己想不想要亞細亞這個項目?

一個好的項目,一個又注定要走向失敗的項目。

這個問題,也是夏曉蘭一直在回避的。

她知道80年代的服裝和電子、電器利潤很高,所以選擇倒騰服裝積累第一桶金。

她亦知道房地産會火紅二三十年,所以大膽拿地。

她想起了87年HK股災的時間表,才敢借5000萬還1億!

她知道瓊島地産泡沫,因而提前入局。

抓住這些賺錢的關鍵點,都是能掙到錢的,夏曉蘭自信自己還算有幾分能力,想順應大勢賺到這些錢不難!

難的是什麼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