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2章(第3頁)

湯友茹出入要靠輪椅,如今是住在方便她日常活動的平房裡,因為尤麗還在國外,另請了個可靠的保姆照顧她。

房子是季江源這個侄子找的,季大侄子也有錢的,如今在HK和張拜倫一起替夏曉蘭打理‘啟航資本’,不過這對季江源來說是過渡,他早晚還是會單幹。

季江源不缺錢,也想在照顧小姑姑的事上盡一份力,湯宏恩也同意。

為啥不同意?

把自己當湯家人才花錢又出力,湯宏恩傻了才會拒絕兒子的靠攏。

但湯友茹住在這樣的房子裡,由保姆照顧着,自己沒個收入,感激着大侄子的孝心,想到女兒在美國留學,想到自己花掉的那些醫療費,湯友茹不可能安安心心享受。

湯友茹回國還不到一周,劉芬就來找女兒拿主意:

“你小姑姑心裡着急,想為小尤減輕負擔,也不想被我們養着,我們能做點啥?”

夏曉蘭也在想這個問題,湯友茹能做點啥。

找點簡單的手工活給湯友茹做?

不是,她好歹也被那麼多人叫一聲‘夏總’,夏總的姑姑隻能在家糊火柴盒,做做塑料花,靠計件賺辛苦錢……就算夏總不要面子,把湯友茹給累壞了,賺的都比不上雇保姆的費用,得不償失。

夏曉蘭覺得工作分兩種,一種是糊口,另一種是實現人生價值。

湯友茹需要的工作,要滿足前一種需求,最好也朝第二種需求靠攏,湯友茹還不到40歲,憑啥就不配有夢想?

“媽,您讓我想一想。”

夏曉蘭也想要幫湯友茹找一條适合她的路。

湯友茹幼時很聰明,被賣掉後就沒能繼續上學,識字都是進工廠後自學的,這不是被社會承認的學曆文憑。

但湯友茹很有韌性,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都紮根,這次去美國治病,尤麗學英文,湯友茹也跟着學,經常是尤麗在湯友茹病房裡背單詞練口語,湯友茹給女兒充當陪練,也一起學那拗口的會讓她自己舌頭打結的英文。

如此一年多,尤麗從語言學校畢業通過考試申請到大學,湯友茹學的沒有尤麗好,卻也有了和外國人日常交流的水平。

這話是季江源說的,他特意去美國接湯友茹,除了湯友茹行動不便,原本也是擔心語言不通讓湯友茹在國際長途飛行中害怕。

哪知湯友茹的英文居然說的還不錯!

當時在醫院,湯友茹和主治醫師、這一年多照顧她的護士和護工們告别時毫無交流障礙,季江源很是驚奇,通過他一路的觀察,認為湯友茹這口語水平在美國生活也沒太大問題——這聽來很不可思議,湯友茹這年紀,毫無基礎學外語,怎麼會比年輕人快?

有些學生學了幾年英語,高考都考不出高分。

或者能通過考試,學的也是啞巴英語,做卷子用得上,一到說話時就成了啞巴。

就連周怡,也是夏曉蘭等人想辦法在鞭笞她,要不也沒那麼快的學習速度。

可再一想,湯友茹和周怡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曆和性格,湯友茹能那麼快攻克語言關又挺正常。

周怡是在蜜罐子裡長大的,在抓到袁翰出軌前沒有那麼大上進動力,學的不好都有人兜底。

湯友茹是淌過了黃連水才有現在的生活,她在病床上接受一次次的手術,病痛在折磨她,對女兒的擔心在鞭笞着她,她什麼都不能給女兒尤麗,還是女兒的負擔,陪女兒學習,已經是湯友茹躺在病床上唯一能做的事。

她不僅要做這件事,還要把這件事做好!

如果連她都能學會英語,尤麗還好意思不努力嗎?

母女倆一個能在美國治病,一個能在美國上學,都是花夏曉蘭的錢。

别人借了這麼一大筆錢,尤麗連學習效果都不能保證,将來有啥能力還上這筆錢……湯友茹的陪伴學習,是病痛中轉移注意力,也是要給女兒尤麗當榜樣!